形容大家都想得到的成语(30个)(形容大家都能得到好处的成语)

形容大家都想得到的成语(30个)(形容大家都能得到好处的成语)

形容大家都想得到的成语(形容大家都能得到好处的成语)(30个))

形容大家都想得到的成语(形容大家都能得到好处的成语):一举两得,一石二鸟,一箭双雕,事半功倍,博采众长,取长补短,受益匪浅,名利双收,塞翁失马,如获至宝,如虎添翼,如释重负,如鱼得水,封妻荫子,开卷有益,恍然大悟,拨云见日,望梅止渴,柳暗花明,渔翁得利,百尺竿头,相得益彰,胜读十年书,茅塞顿开,踏破铁鞋,踏破铁鞋无觅处,醍醐灌顶,锦上添花,雪中送炭,鹬蚌相争。

1、一举两得  yī jǔ liǎng dé

释义:一举两得  举:做事。做一件事同时得到两种好处。

出处:《晋书 束皙传》:“赐其十年之复,以慰重迁之情。一举两得,外实内宽。”  

2、一石二鸟  yì shí èr niǎo

释义:一石二鸟  一块石头投出去;打中两只鸟;比喻一举两得。

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这是个一石二鸟的好办法。”  

3、一箭双雕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释义:一箭双雕  一支箭射中两只雕。比喻做一件事而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北史 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4、事半功倍  shì bàn gōng bèi

释义:事半功倍  使用一半的力却收到成倍的效果。形容费力少;收效大。功:功效。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5、博采众长  bó cǎi zhòng cháng

释义:博采众长  博:广泛;采:采纳;长:长处;优势。广泛地吸取各家或各方面的优点、长处。

出处:北齐 魏收《魏书 刘芳传》:“考括坟籍,博采群议。”  

6、取长补短  qǔ cháng bǔ duǎn

释义:取长补短  吸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出处:《孟子 滕文公上》:“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  

7、受益匪浅  shòu yì fěi qiǎn

释义:受益匪浅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出处: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56回:“若能众位豪杰常常聚首,教导小儿,却是受益匪浅!”  

8、名利双收  míng lì shuāng shōu

释义:名利双收  既得名声,又获利益。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但愿吾兄从此一帆风顺,升官发财,各式事情都在此中生发,真是名利双收,再好没有。”  

9、塞翁失马  sài wēng shī mǎ

释义:塞翁失马  边塞一老人丢失一匹马;后此马归来;并带回一匹骏马。比喻虽然暂时受到损失;但从长远看;也许会得到好处。

出处:西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  

10、如获至宝  rú huò zhì bǎo

释义:如获至宝  最珍贵的东西。形容对于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出处:宋 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11、如虎添翼  rú hǔ tiān yì

释义:如虎添翼  如同老虎长了翅膀。比喻强大的更加强大了。

出处: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3回:“那尤氏亦因没了薛教授的禁持,信口的把个女儿教道,教得个女儿如虎添翼一般,那里听薛夫人的解劝。”  

12、如释重负  rú shì zhòng fù

释义:如释重负  像放下重担那样。形容紧张心情过去以后的轻松愉快。

出处:《穀梁传 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释重负。”  

13、如鱼得水  rú yú dé shuǐ

释义:如鱼得水  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14、封妻荫子  fēng qī yìn zǐ

释义:封妻荫子  封:帝王把官爵或称号赐给臣下;荫: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封建时代功臣的妻子得到封号;子孙世袭官职和特权。现在也指因一人的权势地位而使老婆孩子都得好处的现象。

出处: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便是他封妻荫子,也讲不得《毛诗》,念不得《孟子》。”  

15、开卷有益  kāi juàn yǒu yì

释义:开卷有益  开卷:打开书本;益:益处;收获。打开书来看;就会有收获。

出处:晋 陶潜《与子俨等疏》:“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  

16、恍然大悟  huǎng rán dà wù

释义:恍然大悟  恍然:猛然醒悟的样子;悟:理解、明白。指忽然一下子明白;觉悟过来。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五卷:“简蒙指教,豁然大悟。”  

17、拨云见日  bō yún jiàn rì

释义:拨云见日  拨开乌云见到太阳。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疑团消除,心里顿时明白。

出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投至的见了爷爷,就是拨云见日,昏镜重磨。”  

18、望梅止渴  wàng méi zhǐ kě

释义:望梅止渴  想吃梅子;流出口水;就不渴了。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19、柳暗花明  liǔ àn huā míng

释义:柳暗花明  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

出处: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20、渔翁得利  yú wēng dé lì

释义:渔翁得利  见“渔人得利”。

出处: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5回:“趁着潮州兵将赴调,我乘空袭了城池,岂不是渔翁得利?”  

21、百尺竿头  bǎi chǐ gān tóu

释义:百尺竿头  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出处:唐 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22、相得益彰  xiāng dé yì zhāng

释义:相得益彰  益:更加;彰:明显。指两个人或两件事互相配合;双方的能力和作用更能显示出来。

出处:汉 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23、胜读十年书  shèng dú shí nián shū

释义:胜读十年书  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出处:《二程全书 遗书二十二上 伊川语录》:“古人有言曰:‘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若一日有所得,何止胜读十年书也。”  

24、茅塞顿开  máo sè dùn kāi

释义:茅塞顿开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茅草堵塞着;现在一下开窍了。比喻立刻理解明白。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今茅塞子之心矣!”  

25、踏破铁鞋  tà pò tiě xié

释义:踏破铁鞋  比喻为找某种东西历尽困难,花费极大的力气。

出处: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26、踏破铁鞋无觅处  tà pò tiě xié wú mì chù

释义:踏破铁鞋无觅处  觅:寻找。比喻急需的东西费了很大的力气找不到,却在无意中得到了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5卷:“金满将大门闭了,两个促膝细谈。正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27、醍醐灌顶  tí hú guàn dǐng

释义:醍醐灌顶  醍醐:酥酪上凝聚的油。用纯酥油浇到头上。佛教指灌输智慧,使人彻底觉悟。比喻听了高明的意见使人受到很大启发。也形容清凉舒适

出处:《敦煌变文集 维摩诘经讲经文》:“令问维摩,闻名之如露入心,共语似醍醐灌顶。”  

28、锦上添花  jǐn shàng tiān huā

释义:锦上添花  在锦锻上面又添小绣花。形容好上加好。

出处:宋 黄庭坚《了了庵颂》:“又要涪翁作颂,且图锦上添花。”  

29、雪中送炭  xuě zhōng sòng tàn

释义:雪中送炭  在下雪天给人送炭取暖。比喻在别人急需时给以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帮助。

出处:宋 范成大《大雪送炭与芥隐》诗:“不是雪中须送炭,聊装风景要诗来。”  

30、鹬蚌相争  yù bàng xiāng zhēng

释义:鹬蚌相争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出处:清 湘灵子《轩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