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自己的决心的成语(39个)

表示自己的决心的成语(39个)

表示自己的决心的成语(39个))

表示自己的决心的成语:一事无成,上下一心,不可动摇,丰功伟绩,二心两意,以天下为己任,以死继之,兢兢业业,冲锋陷阵,勤勤恳恳,发奋为雄,发奋图强,发愤图强,发愤自雄,发踪指示,吞刀刮肠,坚定不移,屹然不动,忠心耿耿,忠贞不渝,打定主意,折箭为誓,拿定主意,改过自新,斩钉截铁,歃血为誓,永矢弗谖,汗马之劳,汗马功劳,焚舟破釜,石赤不夺,股肱之力,誓死不贰,计出万死,论功行赏,诗以言志,铁心铁意,志在必得,至死靡它。

1、一事无成  yī shì wú chéng

释义:一事无成  连一样事情都没有做成。指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形容毫无成就。

出处:唐 白居易《除夜寄微之》:“鬓毛不觉白毵毵,一事无成百不堪。”  

2、上下一心  shàng xià yī xīn

释义:上下一心  上上下下一条心。

出处: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与之远举极战,则不可。”  

3、不可动摇  bù kě dòng yáo

释义:不可动摇  形容极其坚定、牢固。

出处:鲁迅《而已集·革“首领”》:“虽然这‘北京文艺界’已被徐丹甫先生在《学灯》上指定,隐隐然不可动摇了。”  

4、丰功伟绩  fēng gōng wěi jì

释义:丰功伟绩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出处:宋 周行己《上宰相书》:“逮事三主,始终一心,丰功伟绩,昭焕今古。”  

5、二心两意  èr xīn liǎng yì

释义:二心两意  形容意志不专一、不坚定。

出处:汉 王充《论衡 閑时》:“夫天地之神,用心等也。人民无状,加罪行罚,非有二心两意,前后相反也。”  

6、以天下为己任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

释义:以天下为己任  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出处:《南史 孔休源传》:“休源风范强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为己任。”  

7、以死继之  yǐ sǐ jì zhī

释义:以死继之  不惜一死来把某事继续下去。形容决心很大,不可动摇

出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九年》:“其济,君之灵也。不济,则以死继之。”  

8、兢兢业业  jīng jīng yè yè

释义:兢兢业业  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业业:担心害怕的样子。形容做事小心谨慎;认真踏实。

出处:《诗经 大雅 云汉》:“早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9、冲锋陷阵  chōng fēng xiàn zhèn

释义:冲锋陷阵  陷阵:攻破;深入敌阵。冲向敌人的防线;攻破敌人的阵地。形容作战英勇。

出处:《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10、勤勤恳恳  qín qín kěn kěn

释义:勤勤恳恳  形容对人对事诚恳、热情。亦指工作勤奋,一丝不苟。

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曩者辱赐书,教以顺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  

11、发奋为雄  fā fèn wéi xióng

释义:发奋为雄  发奋:振作兴起。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出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虽处布衣而以天下为己任,此其人必能发奋为雄,卓异自立。”  

12、发奋图强  fā fèn tú qiáng

释义:发奋图强  下定决心,努力追求进步

出处:《人民日报》1959.9.3:“发奋图强、自力更生,对于落后队贫困落后的面貌的改变,当然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13、发愤图强  fā fèn tú qiáng

释义:发愤图强  发愤:决心努力;图:谋求。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

出处:何香凝《孙中山与廖仲恺》:“孙先生在那次聚会上谈得并不多,只泛泛地谈到了中国积弱太甚了,应该~,彻底革命。”  

14、发愤自雄  fā fèn zì xióng

释义:发愤自雄  决心奋斗使自己成为杰出人才

出处:清·郑燮《潍县署中与舍弟第五书》:“愿吾弟发愤自雄,勿蹈乃兄故辙也。”  

15、发踪指示  fā zōng zhǐ shì

释义:发踪指示  猎人发现野兽的踪迹,指示猎狗追杀。比喻在幕后操纵指挥。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16、吞刀刮肠  tūn dāo guā cháng

释义:吞刀刮肠  比喻决心改过自新。

出处:《南史 荀伯玉传》:“若许某自新,必吞刀刮肠,饮灰洗胃。”  

17、坚定不移  jiān dìng bù yí

释义:坚定不移  移:改变。形容意志坚定;毫不动摇。

出处: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文宗开成五年》:“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  

18、屹然不动  yì rán bù dòng

释义:屹然不动  屹然:高耸的样子。像山一样高耸而坚定,不可动摇

出处: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十回:“全军却伏在营里,屹然不动。”  

19、忠心耿耿  zhōng xīn gěng gěng

释义:忠心耿耿  耿耿:忠诚的样子。形容非常忠诚。

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7回:“当日令尊伯伯为国捐躯,虽大事未成,然忠心耿耿,自能名垂不朽。”  

20、忠贞不渝  zhōng zhēn bù yú

释义:忠贞不渝  忠诚坚定;永不改变。忠:忠诚;贞:有操守;坚定;渝:改变。

出处: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战士自有战士的爱情;忠贞不渝,新美如画。”  

21、打定主意  dǎ dìng zhǔ yì

释义:打定主意  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七回:“打定主意,就把自己狎妓旷职的缘由,详细叙述,参了一本,果然奉旨革职。”  

22、折箭为誓  shé jiàn wéi shì

释义:折箭为誓  折断箭以表示自己的决心和誓约。

出处:宋·岳珂《桯史·二将失律》:“虏既得俊迈,折箭为誓,启门以出二将。”  

23、拿定主意  ná dìng zhǔ yì

释义:拿定主意  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却又一片深心,打了个呼牛也可,呼马也可的主意,任是谁说什么,我只拿定主意,干我的大事去。”  

24、改过自新  gǎi guò zì xīn

释义:改过自新  改正错误;重新做起。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文本纪》:“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  

25、斩钉截铁  zhǎn dīng jié tiě

释义:斩钉截铁  斩:砍断;截:切断。砍断钉子切断铁。比喻做事;说话坚决果断。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洪州云居道膺禅师》:“师谓众曰:‘学佛法底人,如斩钉截铁始得。’”  

26、歃血为誓  shà xuè wéi shì

释义:歃血为誓  歃血:口含血。古代会盟者在嘴旁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立誓

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7卷:“受金液,经投金人八两于东流水中,歃血为誓,乃告之。”  

27、永矢弗谖  yǒng shǐ fú xuān

释义:永矢弗谖  决心永远牢记着。

出处:《诗经 卫风 考盘》:“独寐寤言,永矢弗谖。”  

28、汗马之劳  hàn mǎ zhī láo

释义:汗马之劳  ①指征战的劳苦。亦指战功。②指用马运输的劳累。

出处:《韩非子·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29、汗马功劳  hàn mǎ gōng láo

释义:汗马功劳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出处:韩非《韩非子 五蠹》:“弃私家之事,而必汗马之劳,家困而上弗论,则穷矣。”  

30、焚舟破釜  fén zhōu pò fǔ

释义:焚舟破釜  釜:古代用的锅。烧掉船只打破锅。比喻坚决不能动摇的决心。

出处:南朝·颜竣《为世祖檄京邑》:“支军别统,或焚舟破釜,步自姑熟,或迅楫芜湖,入据云阳。”  

31、石赤不夺  shí chì bù duó

释义:石赤不夺  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出处:汉·杨雄《太玄·度》:“石赤不夺,节士之必。测曰:石赤不夺,可与有要也。”  

32、股肱之力  gǔ gōng zhī lì

释义:股肱之力  股肱:大腿和胳膊。自己的所有力量。形容做事已竭尽全力。

出处:《左传·僖公九年》:“臣竭其股肱之力,加之以忠贞。其济,君之灵也,则以死济之。”  

33、誓死不贰  shì sǐ bù èr

释义:誓死不贰  立誓至死不生二心。形容忠贞不渝或意志坚定专一。

出处:《宋书·邓琬传》:“宜速处分,为一战之资,当停据盆城,誓死不贰。”  

34、计出万死  jì chū wàn sǐ

释义:计出万死  谓谋划来自必死的决心。

出处:《宋书·武帝纪》:“不然。彼兵速锐,计出万死。”  

35、论功行赏  lùn gōng xíng shǎng

释义:论功行赏  论:按照;行:施行。按照功劳的大小给以不同奖赏。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顾谭传》:“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  

36、诗以言志  shī yǐ yán zhì

释义:诗以言志  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诗言志”、“诗以道志”。

出处:《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37、铁心铁意  tiě xīn tiě yì

释义:铁心铁意  下了决心,非常坚定

38、志在必得  zhì zài bì dé

释义:志在必得  立志一定要获得。形容想要得到的决心很大。

39、至死靡它  zhì sǐ mǐ tā

释义:至死靡它  至:到;靡:没有;它:别的。到死也不变心。形容爱情专一,致死不变。现也形容立场坚定。

出处:《诗经·鄘风·柏舟》:"之死矢靡它,母也天只,不谅人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