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式教学(教学模式)
复式教学(combined instruction)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成一班,由一位教师用不同的教材,在同一节课里对不同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教师给一个年级讲课,让其他年级学生做作业或复习,并有计划地交替进行;同单式教学(即把同一年级的学生合成一班,在一个教室内由一位教师教学)相对。
中文名复式教学
combined instruction
清朝末年
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交替
主要特点
复式教学的主要特点是:直接教学和学生自学或做作业交替进行。由于学科头绪多,讲课时间少,教学任务重,因而备课时对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学时间的分配和教学秩序的处理等,有更复杂的要求。
常规的复式教学法有“动静结合”、“同动同静”等模式。[1]
复式班的编制,以尽可能地减少各年级之间的相互干扰为一般原则。具体编班的形式有:单班学校制和二级或三级复式制。单班学校制是,把几个年级的学生全部编在一个班里。二级或三级复式制是把两个年级或三个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例如把一三年级或一三、五年级编成一个班;把二、四年级或二、四、六年级编成另一个班。
复式教学的日课表的编制,以“同堂异科”编排为好,一般是把直接教学时间长的学科同便于安排自动作业的学科相互搭配。复式班的座次编排,是左右划片分别安排不同的年级。如果是单班学校,则一般把低年级学生排在中间,便于教师照顾。为了相对地增加直接教学的时间,适当地减少教师在教学中难于分身的困难,可以培养品德和学习较好的学生当小助手,协助教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
相关要求
1.处理好“动”和“静”的关系
复式教学中,教师给一个年级上课,称为直接教学;其它年级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进行预习、复习、练习或做其它作业,称为自动作业。要正确处理“动”和“静”的关系,必须处理好一个年级的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搭配;处理好复式班里各个年级之间的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的穿插。
2.处理好“多”和“少”的关系
在复式教学中,教学的班级增多了,教材的内容增多了,而直接教学的时间减少了,这就出现“多”和“少”的矛盾。要处理“多”和“少”的关系,必须注意:要突出重点;内容和自动作业需要更加少而精。
3.处理好“点”和“面”的关系
在复式教学中,教师对某个年级进行直接教学,这个年级就称之为“点”;教师中的其它年级就称之为“面”。处理“点”和“面”的关系,要注意照顾全面;要尽量避免声浪冲突;要妥善处理偶发事件。
4.处理好教师和助手之间的关系
复式教学中使用助手,可以减轻教师的负担。助手应是学习成绩好、思想品德好、遵守纪律、工作耐心、有能力、愿意助人的同学。
参考资料1.复式班重现西北乡村学校·人民网
2.江西:学前班与一年级可进行复式教学 大一新生如何办理退学?·大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