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图书馆(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南昌大学图书馆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南昌大学图书馆,于1993年5月南昌大学成立时,由原江西大学图书馆和原江西工业大学图书馆合并而成,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并成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成员馆、CALIS江西省高校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L25)、江西省医学科技情报中心。

中文名

南昌大学图书馆

外文名

LibraryofNanchangUniversity

成立时间

1993年5月

隶属

南昌大学

性质

学术性机构

面积

6万余㎡

教职工

163人

电子数据库

56种

中、外期刊

1912年

藏书

280万余册

现任馆长

朱清仙

藏书

图书馆现有图书文献434万余册;年订购中、外期刊1866种;引进EI、SCI、ISTP、SPRINGER、ELSEVIER、PQDD等数据库90种;电子图书254万余册。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重点学科文献建设为中心,理、工、医、农、文、史、哲、经、管、法、教育等多学科文献并存的文献资源保障体系。[1]

馆藏管理

管理机构设置

图书馆内设机构包括办公室、文献资源建设部、信息技术部、信息咨询部、流通部、阅览部,信息检索与教研部。

捐赠图书管理办法

第一条入藏原则

凡符合以下条件的图书将被纳入馆藏:

1.内容适合大学水平及以上的读者阅读;

2.国内外正式出版物;

下列图书不予入藏:

1.非正式出版物(有学术价值的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手稿、科技报告、学术集刊等特种文献除外);

2.违反出版法、着作权法、版权法及相关法律的图书。

3.涂抹、水渍及破损,已不能使用的图书;

4.内容低下,宣扬封建迷信,言论、观点、立场反动的图书;

5.内容、时间失效不具学术及参考价值的图书;

6.其它不符合本馆馆藏发展政策的图书。

第二条权益处理

所赠图书,我馆一经接收,其所有权归我馆所有。入藏图书信息可在本馆主页上的“赠书查询”中检索信息。图书馆有权不知会捐赠者即对不予收藏的图书进行处理和今后对已入藏的捐赠图书进行剔除或转赠。

第三条受赠方式

1.到馆捐赠:图书馆采访室(图书馆A0107房)。

2.邮寄捐赠:江西省红谷滩新区学府大道999号南昌大学图书馆采访室,邮政编码:330031;

第四条受赠回执

所捐赠图书一经接收,图书馆将当面或者以邮件形式及时向捐赠者出具捐赠证书以示鼓励和感谢。敬请捐赠者请留下姓名、地址、邮编等联系方式,方便我馆寄发捐赠证书。

服务指南

主要服务项目

(1)图书外借:设有外借处两个,计算机管理,全开架服务。

(2)阅览与咨询:设有多媒体、教学参考书、中外文报纸、古籍、工具书、中外文检索刊、样本图书和电子出版物等各类阅览室19个,座席1263余席,另有自习室3间座席304余席。全方位开架服务,计算机管理。

(3)文献信息检索与查询服务:借助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局域网)和光盘网络检索系统(局域网)面向校内读者为主,开展检索查询、导读、课题检索、定向服务等。

(4)读者教育与培训:对低年级读者进行“利用图书馆”教育培训;对高年级读者进行“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育;对教学、科研人员进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文献检索中方法与技能”教育培训。

馆藏分布

·一楼:电子文献阅览室(1)、采访室、验收室、编目室、加工室、典藏室。

·二楼:检索大厅、图书借阅处、CALIS江西省文献信息服务中心、报刊阅览室(1)、外刊阅览室、潘际銮院士赠书阅览室。

·三楼:学位论文阅览室、教学样书阅览室、报刊阅览室(2)、电子文献阅览室(2)。

·五楼:参考书阅览室(1)、过刊阅览室。

·七楼:参考书阅览室(2)、过刊阅览室。

·八楼:外文图书阅览室。

·九楼:单本书阅览室(1)、外文图书阅览室。

·十一楼:单本书阅览室(2)、学科研究室。

·十三楼:单本书阅览室(3)、学科研究室。

·十五楼:古籍阅览室、过刊阅览室。

·十七楼:单本书阅览室(4)、过刊阅览室。

·十九楼:检索文献阅览室。

·附楼:馆长办公室、副馆长办公室、图书馆办公室、会议室。

馆址与交通路线

馆址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999号,邮编330031。可搭乘207路、216路[空调]、220路[空调]、308路[空调]、7路[空调]、K220路、K220路[空调]、旅游1线[空调]到南大南院下。

南昌大学图书馆

南昌大学图书馆,于1993年5月南昌大学成立时,由原江西大学图书馆和原江西工业大学图书馆合并而成,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学术性机构,是学校信息化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南昌大学图书馆现有馆舍面积2.56万M2,根据学校学生及学科分布情况设有南区、北区和前湖校区三个馆址。南区馆重点收藏工程技术类学科文献信息资料,北区馆主要收藏文、理科类学科文献信息资料,前湖校区依据以新生为主要读者群的情况侧重基础学科文献信息资料。现馆藏中外文图书累计约2万种364万余册,其中包括古籍资料6万册,年均订购中外文期刊(印刷型)近2千多种。近年来收藏“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明清史档案文献光盘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10余种光盘数据库。

作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成员馆,南昌大学图书馆正进一步加强数字资源和网络建设,实现校园网上全年365天24小时馆藏书目、馆藏电子文献、各种数据库资源、征订文献、新书刊报道等信息的查阅、检索和链接服务。

目前,图书馆网上电子文献资源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镜像站;万方数据资源系统;Springer数据库;人大复印资料;PQDD博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Elsevier数据库;Kluwer数据库;世界科学出版社数据库;EiCompendexWeb镜像数据库;INSPEC数据库;中文期刊题录、文摘数据库镜像站;外文期刊题录、文摘数据库镜像站;中国资讯行数据库;新华社多媒体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中国专利文摘数据库;OCLCnewfirstsearch基础组数据库;CALIS文献保障中心相关数据库;南昌大学超星数字图书馆;方正数字图书;重点学科导航库;南昌大学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网上相关即时免费数据库等。同时,图书馆在南区、北区、前湖校区分别建成两个电子文献检索室和三个多媒体阅览室,共280余台PC机投入使用。

为读者提供阅览、检索馆藏书目数据库、本馆自建镜像站数据库、引进数据库和网上文献信息资源等服务;为全校本科生、研究生“文献检索”多媒体教学提供实习基地;提高读者的计算机网络技术水平和计算机文献资源检索能力。

图书馆贯彻执行“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办馆宗旨,采取多种措施,打破常规,方便读者。图书馆实行文献资料统一协调,集中采购;采用《中国图书分类法》分编入藏、上架。图书馆集成管理系统采用江苏南京汇文信息技术中心的Libsys2002系统,通过三校区网络中心实行三校区图书馆间的连接。

图书馆设有文献资源建设部、读者服务部、信息服务部、信息技术部、馆办公室,主要提供的服务项目有:

(1)图书外借:设有外借处两个,计算机管理,全开架服务。

(2)阅览与咨询:设有多媒体、教学参考书、中外文报纸、古籍、工具书、中外文检索刊、样本图书和电子出版物等各类阅览室19个,座席1263余席,另有自习室3间座席304余席。全方位开架服务,计算机管理。

(3)文献信息检索与查询服务:借助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局域网)和光盘网络检索系统(局域网)面向校内读者为主,开展检索查询、导读、课题检索、定向服务等。

(4)读者教育与培训:对低年级读者进行“利用图书馆”教育培训;对高年级读者进行“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教育;对教学、科研人员进行“现代化信息技术在文献检索中方法与技能”教育培训。

在全馆的齐心努力下,近几年来,科研方面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来,本馆职工在各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篇,学术会议论文篇,分别占全馆职工总人数的。主要科研成果有:

①《图书馆计算机集成管理系统》课题,荣获1995年度南昌大学首批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和1998年度江西省科技信息系统优秀成果一等奖;

②《图书馆光盘网络检索系统》课题,1998年初通过江西省教委、省科委鉴定;

③《计算机管理模式下读者行为导向服务》课题,荣获1998年度南昌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④《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教材),1996年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⑤《数字信息检索》(教材),2001年由海洋出版社出版发行;

⑥《馆藏文献资源保障体系研究》课题,荣获2000年度南昌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

⑦《南昌大学图书馆数字化建设》课题,2000年通过江西省教委专家组鉴定;

⑧《网上文献资源建设》课题,2001年通过江西省教委专家组鉴定;

⑨《图书资料工作研究专辑》论文集,1998年“高教改革”发表;

⑩《南昌大学图书馆图书情报学研究论文专辑》,1999年“南昌大学学报”第3期发表。

南昌大学图书馆正进一步加快数字化步伐,向有特色的研究型图书馆迈进,努力成为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中心、高水平的信息咨询中心和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基地,成为我省数字化图书馆的重要节点。

参考资料

1.本馆概况·南昌大学图书馆

关键词:南昌大学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