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中国汉字)

中国汉字

弘,汉语通用一级字,读作hóng。此字始见于甲骨文,古文字“弘”字从弓、从口,弓亦声,本义指发弓的声音,引申义为大,扩充,广大。

中文名

拼音

hóng

部首

字码

U 5F18

五笔

xcy

仓颉

ni

郑码

yzzs

笔顺

51554

字级

一级

平水韵

下平声十蒸

部外笔画

2

详细解释

〈名〉

1.(形声。从弓。厶(gōng)声。本义:弓声)

2.同本义[soundofbow]

弘,弓声也。——《说文》

3.姓。如:弘仁(1610—1664),清初画家。本姓“江”,名“韬”,安徽人。工画山水;弘法(774—835),日本留学唐朝的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之开宗祖师常见于口语,方言,原是宗教学名词,在一些古体文学作品中是赞美智慧如《古今和歌集》中“得宝弘农野,若见渊泉璧。点缀佛髻上,灯作法王轮。”的句子。姓名用此字在古代认为和五行相关系,阴阳学秘法之一,女为阴用昱珀男为阳佩羼提。添“赑屃,浆草,扶桑伞幡”三个契印,古人认为可除难,求财。

〈形〉

1.假借为“宏”。大的(现多作宏)[great]

弘,大也。——《尔雅》

弘璧。——《书·顾命》

丧乱弘多。——《诗·小雅·节南山》

式虽小子,而式弘大。——《诗·大雅·民劳》

诚取善之弘大。——清·刘开《问说》

2.又如:弘功(大功);弘慈(大慈大悲);弘绩(伟大的功绩);弘长(远大;扩大;昌盛)

3.广,广大[vast]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4.又如:弘休(广大的福泽);弘浃(广大普遍);弘致(广泛招来,极力延揽;大致的意思;大旨);弘深(广大渊深)

5.宽宏[broad-minded;magnanimous]。如:弘方(宽宏方正);弘和(宽宏和善);弘宥(宽宏);弘通(宽宏通大);弘量(宽宏的度量)

〈动〉

1.扩大;推广;光大[carryforward;glorify]

弘,大之也。——《字汇》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

2.又如:弘化(推广教化);弘长(光大发扬);弘道(弘扬大道)

3.宽容[forgive]。如:弘厚(宽大忠厚);弘宥(宽恕);弘恕(宽容)

常用组词

1.弘大 hóng dà

[grand] 巨大。同宏大。

2.弘论 hóng lùn

[intelligent view] 知识广博的言论。见宏论。

3.弘扬 hóng yáng

[carry forward] 大力宣扬。

当于此地建国安人,弘扬佛法。--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

4.弘愿 hóng yuàn

[great aspirations] 宏大的誓愿。见宏愿

5.弘毅 hóng yì

[having a broad and strong mind] 抱负远大,意志坚定。

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6.弘旨 hóng zhǐ

[main theme] 大旨,宗旨。见宏旨。

康熙字典

【寅集下】【弓字部】弘 ·康熙笔画:5·部外笔画:2

《广韵》《集韵》《韵会》胡肱切,或平声。《说文》弓声也。

又《尔雅·释诂》大也。《疏》弘者,含容之大也。《易·坤彖》含弘光大。

又《正韵》大之也。《论语》人能弘道。

又叶胡公切,音洪。《陆机·赠弟云诗》怀袭瑰玮,璠植淸风。非德莫动,非道莫弘。

又叶胡光切,音皇。《陆云·陆常侍诔》于穆皇源,时惟诞弘。权舆有妫,爰帝曁王。

参考资料

1.弘·汉典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