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医学院(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沈阳医学院(Shenyang Medical College)简称“沈医”,位于沈阳北部大学城,是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 沈阳医学院始建于1949年,时为沈阳市立高级护产学校;1978年12月,在沈阳市卫生学校基础上改建为沈阳医学专科学校;1987年沈阳医学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沈阳医学院。 截止到2021年4月,学校占地面积48.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5.6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59亿元,仪器设备总值2.07亿元;图书馆藏书107万余册,中外文期刊2232种;设有15个教学单位,开设20个本科专业和14个高职专业;现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440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97人、副高级职称87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52人,现有学生19867人。
中文名沈阳医学院
Shenyang Medical College
沈医
主管部门
辽宁省
14个
20个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
科研工作站1个
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医学应用技术学院等13个院部
博学洁行、厚德济世
《沈阳医学院校歌》
10164
肖纯凌
公立大学
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医药
张广印
历史沿革
建国初期
1949年6月,沈阳市人民政府为解决人民群众医疗、卫生保健,按照当时需要的缓急,首先培养护理和助产专业人员而成立沈阳市立高级护产学校。[2]
1951年1月,学校更名为沈阳市卫生技术学校,1951年3月又改称为沈阳市医士学校,教职工60人。学校的主要专业是护士、化验、妇幼卫生、公共卫生和医疗专业。除了为沈阳市培养卫生技术人才外,主要是为军队培养了344名军医。这一时期师生除完成教学任务外,还积极参加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细菌战等卫生防疫工作。
1952年10月,学校更名为沈阳市卫生学校。教职工130名。开设医士、公共卫生、护士、化验和司药5个专业。
1954年开始执行卫生部颁布的全国统一中等专业学校教学计划,学校教学开始走向正规化轨道,进入发展时期。
1955年1月1日,辽宁省政府决定将学校改为辽宁省沈阳卫生学校,由辽宁省卫生厅领导;省卫生厅将本溪钢铁公司医士学校和本溪市卫生学校并入辽宁省沈阳卫生学校。重点培养卫生医士、医疗医士和护士。这一时期学校成为辽宁省重点中等卫生学校。
1956年在校生1260名,教职工265人。
1958年3月,学校隶属关系由辽宁省下放给沈阳市。同年4月市卫生局将校名改为沈阳市卫生学校。
1958年8月,经中共辽宁省委、辽宁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学校升格为沈阳医学专科学校。[3]
1960年9月沈阳市中医学校并入,成立了基础部、医疗系、卫生系和中医系。1961年沈阳市医院(现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改为学校附属医院,并成立12个临床教研组。
1963年8月,沈阳市卫生局将医专改为中等卫生学校。从1963年9月到1978年,学校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及恢复建设时期。1977年,学校在间隔十年后,正式恢复了三年制中专教育三个专业的招生。
改革开放
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在沈阳市卫生学校基础上改建为沈阳医学专科学校。
1987年5月,国家教委批准在原医学专科学校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医学院。[1]
1997年,学校顺利通过国家教委对本科教学工作的合格评估。
2009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
2013年7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
2021年6月13日,沈阳医学院举行中医药学院揭牌仪式。沈阳医学院中医药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1960年10月该校成立中医系,先后开办中医学、中药学大中专专业。到70年代末期,历经20载,培养了数百名中医药学专业毕业生。
2021年3月,中药学专业获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复。
2021年12月,学校已向辽宁省教育厅、沈阳市政府等提交相关更名医科大学工作计划和必要申请文件,待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批复实施。
学校风景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据2021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设有管理机构18个、教学机构15个、教辅机构9个、直属附属单位4个,非直属附属医院18个,实践教学基地150余个。
中医药学院设置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药炮制学三个教研室和1个实验教学中心暨中医药科学研发中心构成。目前,中药学专业秋季学期开始招生。
专业名称 | 学制 | 科类 |
食品质量与安全 | 4 | 理工 |
药学 | 4 | 理工 |
医学检验技术 | 4 | 理工 |
医学检验技术 | 2 | 专升本 |
康复治疗学 | 4 | 理工 |
卫生检验与检疫 | 4 | 理工 |
护理学 | 4 | 理工 |
助产学 | 4 | 理工 |
临床医学 | 5 | 理工 |
麻醉学 | 5 | 理工 |
医学影像学 | 5 | 理工 |
口腔医学 | 5 | 理工 |
预防医学 | 5 | 理工 |
精神医学 | 5 | 理工 |
医学信息工程 | 4 | 理工 |
应用心理学 | 4 | 理工 |
食品卫生与营养学 | 4 | 理工 |
医学影像技术 | 4 | 理工 |
眼视光学 | 4 | 理工 |
护理 | 3 | 理工 |
助产 | 3 | 理工 |
药学 | 3 | 理工 |
医学检验技术 | 3 | 理工 |
医学影像技术 | 3 | 理工 |
医学美容技术(原医疗美容技术) | 3 | 理工 |
康复治疗技术 | 3 | 理工 |
医学营养 | 3 | 理工 |
药品经营与管理(原医药营销) | 3 | 理工 |
医学生物技术 | 3 | 理工 |
口腔医学技术 | 3 | 理工 |
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 | 3 | 理工 |
眼视光技术 | 3 | 理工 |
社区康复 | 3 | 理工 |
附属医院
直属附属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非直属附属医院:沈阳二四二医院、铁法煤业集团总医院、沈阳二四五医院、瓦房店市中心医院、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沈阳市骨科医院、沈阳市口腔医院、沈阳市第六人民医院、锦州市中心医院、沈阳市脑科医院、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沈阳市安宁医院、沈阳市妇婴医院、沈阳市妇幼保健院、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沈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沈阳市儿童医院
师资力量
现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4404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97人、副高级职称872人,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52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占教师总数比例达到92.08%,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占教师总数比例达到50.44%,其中医学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数占医学学科教师总数比例达到65.41%。拥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中科院“百人计划”国外引进杰出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沈阳市政府特殊津贴5人,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1人,辽宁省特聘教授5人,辽宁省优秀教师和教学名师12人,省、市优秀专家3人,市教学名师、优秀教师20人。在八届辽宁省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共荣获一等奖4次、二等奖3次、三等奖1次,优秀组织奖8次,连年跻身省内高校前列。
辽宁省教学名师(名单不全):韩松、吴敏范 、肖纯凌、徐超、张忠 、倪月秋
辽宁省优秀教师(名单不全):张忠
辽宁省教学团队:预防医学教学团队、病原生物学教学团队、生理学教学团队、病理学教学团队
学科建设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1个辽宁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个全国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附属中心医院手外科
辽宁省重点学科:病原生物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基础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
教学建设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1个国家特色专业、1个辽宁省示范专业、3个辽宁省特色专业,3省级实验教学中心,9门省级精品课程。
国家特色专业:预防医学
辽宁省示范专业:预防医学
辽宁省特色专业:预防医学、临床医学、护理学
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公共卫生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教学实验中心
辽宁省精品课程: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卫生毒理学、老年护理学、系统解剖学、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护理学基础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拥有3个辽宁省重点实验室,1个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7个沈阳市重点实验室,1个沈阳市工程中心。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环境污染与微生态实验室、手外科组织工程实验室、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
辽宁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环境与人口健康实验室
沈阳市重点实验室:心血管病实验室、脑老化与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食品安全与风险评价研究实验室、手外科组织工程实验室、环境与人口健康实验室、环境污染与微生态实验室、慢性评估与健康干预实验室
沈阳市工程中心:医学生物技术工程中心
科研成果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近五年学校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7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项,纵向科研经费总计达2315.5万元;荣获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1项,荣获沈阳市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荣获省、市科技进步奖32项,各级各类学术论文4057篇,SCI等国际三大检索收录论文78篇,获授权专利57项;90个大学生科研项目入选国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学术资源
图书馆馆藏资源
截至2017年9月,学校馆藏图书122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94.8万余册,电子图书28万余册,馆藏中外文期刊2232种;纸质图书中生物医药卫生类图书占藏书比重的49.93%;拥有计算机200台;拥有中国知网、SPRINGER等电子资源数据库28个。
学术期刊
《沈阳医学院学报》创刊于1987年,1999年公开出版发行。是省级医药卫生类综合性学术期刊。辟有专家论坛、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临床护理、技术方法、大学生科技园地等栏目。作为反映学院教学和科研成果的学术期刊,在发表学术成果、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学发展、培养后备人才、传播先进科技和积累科学史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沈阳医学院学报》已被《中国学术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华首席医学网》等国内6家权威数据库收录。
合作交流
据2018年6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美、英、日、荷、澳、加等国家二十余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多次承办国际、全国学术会议。
现任领导
职位 | 姓名 |
党委书记 | 陶庆才 |
院长 | 任甫 |
党委副书记 | 王凯军 |
副院长 | 朱启文、刘成果、韩松、毕建、吴玉东 |
纪委书记 | 赵兴明 |
1.沈阳医学院历史沿革·考研帮
2.沈阳医学院·高考规划
3.沈阳医学院学校概况·中国高校信息查询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