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为他人着想的成语(25个)(形容为别人着想的成语)

形容为他人着想的成语(25个)(形容为别人着想的成语)

形容为他人着想的成语(形容为别人着想的成语)(25个))

形容为他人着想的成语(形容为别人着想的成语):万死不辞,主忧臣辱,体贴入微,先人后己,关怀备至,出生入死,助人为乐,嘘寒问暖,大公无私,奋不顾身,奋勇直前,将心比心,心甘情愿,志士仁人,推己及人,无微不至,死而后已,舍己为人,舍死忘生,舍生忘死,设身处地,鞠躬尽瘁,顾全大局,舍身成仁,义不得辞。

1、万死不辞  wàn sǐ bù cí

释义:万死不辞  即使死一万次也决不推辞。表示愿意拼死效劳。辞:推辞。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回:“但有使令,万死不辞!”  

2、主忧臣辱  zhǔ yōu chén rǔ

释义:主忧臣辱  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3、体贴入微  tǐ tiē rù wēi

释义:体贴入微  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4、先人后己  xiān rén hòu jǐ

释义:先人后己  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

出处:《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5、关怀备至  guān huái bèi zhì

释义:关怀备至  关心得无微不至

出处:刘白羽《海天集 伟大创业者》:“总理对人总是关怀备至,体贴入微。”  

6、出生入死  chū shēng rùsǐ

释义:出生入死  原指人从出生到死亡。后形容冒生命危险;不顾个人安危。也作“出死入生”。

出处:先秦 李耳《老子》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途)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7、助人为乐  zhù rén wéi lè

释义:助人为乐  把帮助别人作为一种快乐。

出处:冰心《咱们的五个孩子》:“在我们的新社会里,这种助人为乐的新风尚,可以说是天天在发生,处处在发生。”  

8、嘘寒问暖  xū hán wèn nuǎn

释义:嘘寒问暖  问冷问热;口可出热气使受寒的人温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非常关心。嘘:缓缓吹气。

出处:冰心《关于女人 我最尊敬体贴她们》:“孩子们安静听话,太太笑脸相迎,嘘寒问暖。”  

9、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释义:大公无私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出处: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10、奋不顾身  fèn bù gù shēn

释义:奋不顾身  奋:振作精神;鼓起干劲。指勇往直前;不顾个人安危。

出处:西汉 司马迁《报任安书》:“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  

11、奋勇直前  fèn yǒng zhí qián

释义:奋勇直前  奋:振起。勇气十足地直往前冲。形容在艰巨的任务或困难前不畏缩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若有驱使,奋勇直前,水火不避。”  

12、将心比心  jiāng xīn bǐ xīn

释义:将心比心  将:把。用自己的心地比照别人的心地。比喻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俗语所谓将心比心,如此则各得其平矣。”  

13、心甘情愿  xīn gān qíng yuàn

释义:心甘情愿  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多指自愿作出某种牺牲。心甘:乐意。

出处: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他便死也我甘心情愿。”  

14、志士仁人  zhì shì rén rén

释义:志士仁人  志向宏伟、道德高尚的人。指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人士。(仁:仁爱;高尚)。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5、推己及人  tuī jǐ jí rén

释义:推己及人  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

出处:宋 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  

16、无微不至  wú wēi bù zhì

释义:无微不至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17、死而后已  sǐ ér hòu yǐ

释义:死而后已  已:停止;完毕。死了以后方才停止。指一生努力奋斗;一直到死为止。奉献了一切。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8、舍己为人  shě jǐ wèi rén

释义:舍己为人  舍弃自己的利益而去帮助别人。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吾与点也。”朱熹集注:“初无舍己为人意,而其胸次悠然。”  

19、舍死忘生  shě sǐ wàng shēng

释义:舍死忘生  舍死:舍得牺牲;忘生:忘掉性命。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出处: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20、舍生忘死  shě shēng wàng sǐ

释义:舍生忘死  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舍:舍弃。

出处:元 关汉卿《哭存孝》第二折:“说与俺能争好斗的番官,舍生忘死家将。”  

21、设身处地  shè shēn chǔ dì

释义:设身处地  设:假设;处: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出处:宋 朱熹《礼记 中庸》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22、鞠躬尽瘁  jū gōng jìn cuì

释义:鞠躬尽瘁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明 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23、顾全大局  gù quán dà jú

释义:顾全大局  顾全:顾及;使不受损害;大局:全盘或整体;多指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一切言论、行动都要从全局出发;不使受到损害。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总求大人格外赏他们个体面,堵堵他们的嘴。这是卑职顾全大局的意思。”  

24、舍身成仁  shě shēn chéng rén

释义:舍身成仁  成:成全;仁:仁爱,儒家道德的最高标准。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后泛指为了维护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生命。

出处:《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5、义不得辞  yì bù dé cí

释义:义不得辞  义:道义;得:得到;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出处:唐·杜佑《通典》卷一百一:"震以王官司徒吏,皆先由州郡之贡,而后升在王廷,策名委质,列为帝臣,选任唯命,义不得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