贼字成语大全四个字(40个)(贼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贼字成语大全四个字(40个)(贼的成语有哪些成语)

贼字成语大全四个字(贼的成语有哪些成语)(40个))

贼字成语大全四个字(贼的成语有哪些成语):上了贼船,乱臣贼子,光明正大,卖身投靠,国贼禄鬼,家贼难防,带着铃铛去做贼,拿奸拿双,拿贼拿赃,拿贼见赃,擒贼先擒王,擒贼擒王,有口难辩,民贼独夫,汉贼不两立,独夫民贼,称帝称王,老而不死,老而不死是为贼,藏贼引盗,认贼为子,认贼为父,认贼作子,认贼作父,贪污受贿,贼不空手,贼人心虚,贼去关门,贼喊捉贼,贼头狗脑,贼头贼脑,贼头鬼脑,贼臣乱子,逆子贼臣,逆臣贼子,顽皮贼骨,鬼鬼祟祟,盗贼公行,并赃拿贼,弃德从贼。

1、上了贼船  shàng lé zéi chuán

释义:上了贼船  比喻已入歧途,难以抽身

出处:浩然《艳阳天》:“别哭啦,哭也没用。这一回,我算上了贼船,走到江心了!”  

2、乱臣贼子  luàn chén zéi zǐ

释义:乱臣贼子  旧时指不忠君主;不守臣道;作风反叛的大臣。后指破坏国家统一;损害人民利益的恶人。也作“逆子贼臣”。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3、光明正大  guāng míng zhèng dà

释义:光明正大  心地光明;言行正派。正大:公正无私。

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 易九》第73卷:“圣人所说底话,光明正大。”  

4、卖身投靠  mài shēn tóu kào

释义:卖身投靠  投:投奔;靠:依靠。形容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躯体;为有权势地位的人效劳;从而求得靠山。

出处:鲁迅《后记》:“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  

5、国贼禄鬼  guó zéi lù guǐ

释义:国贼禄鬼  国贼:危害国家的坏人;禄:官吏的俸给。指危害国家的坏人及贪图禄位的鬼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好好的一个清净洁白的女子,也学的钓名沽誉,入了国贼禄鬼之流!”  

6、家贼难防  jiā zéi nán fáng

释义:家贼难防  家贼:家庭内部的小偷。家庭内部的小偷难以防备。形容内部的奸贼、隐患等难以察觉。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同安志祥师法嗣》:“问:‘家贼难防时如何?’师曰:‘识得不为冤。’”  

7、带着铃铛去做贼  dài zhe líng dāng qù zuò zéi

释义:带着铃铛去做贼  比喻要干隐秘的事而自己先声张出去。

出处:《新中国未来记》第五回:“既是一点儿把握都没有,却天天在那里叫嚣狂掷,岂不是俗语说的‘带着铃铛去做贼’吗?”  

8、拿奸拿双  ná jiān ná shuāng

释义:拿奸拿双  奸:通奸。捉拿通奸要有成双的人证

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拿奸拿双,拿不住双,反咬一口,就受不得了。”  

9、拿贼拿赃  ná zéi ná zāng

释义:拿贼拿赃  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八回:“常言道:拿贼拿赃那怪物做了三年皇帝,又不曾走了马脚,漏了风声……我老孙就有本事拿住他,也不好定个罪名。”  

10、拿贼见赃  ná zéi jiàn zāng

释义:拿贼见赃  捉贼要查到赃物做凭证。

出处:明 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拿贼见赃,杀人验伤,我有何罪也?”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五十三出:“谁是贼?老大人拿贼见赃,不曾捉奸见床来!”  

11、擒贼先擒王  qín zéi xiān qín wáng

释义:擒贼先擒王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敌手。也比喻做事首先要抓关键。

出处:唐·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2、擒贼擒王  qín zéi qín wáng

释义:擒贼擒王  指作战要先抓主要对手。比喻做事要抓住要害。

出处:唐 杜甫《前出塞》诗之六:“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13、有口难辩  yǒu kǒu nán biàn

释义:有口难辩  虽然有口;却难以分辩清楚。常指含冤受屈但又无处申诉。

出处: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孟夫人有口难辩,倒被他缠住身子,不好动身。”  

14、民贼独夫  mín zéi dú fū

释义:民贼独夫  指残害人民众叛亲离的反动统治者

出处: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一章第一节:“这种险惨刻毒的民贼独夫思想,与孔孟正统派的仁义学说恰恰处于对立的地位。”  

15、汉贼不两立  hàn zéi bù liǎng lì

释义:汉贼不两立  比喻有我无你。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16、独夫民贼  dú fū mín zéi

释义:独夫民贼  独夫: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暴君;民贼:祸害人民的人。残暴无道、祸害人民的反动统治头子。

出处:《尚书 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17、称帝称王  chēng dì chēng wáng

释义:称帝称王  帝:帝王;王:君王。比喻凭借势力,飞扬跋扈,独断专行,狂妄自大

出处:三国·魏·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  

18、老而不死  lǎo ér bù sǐ

释义:老而不死  本是孙子骂旧友原壤年老无德可称术的话,后亦指年老而不利于社会国家或拖累后辈。

出处:《论语·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19、老而不死是为贼  lǎo ér bù sǐ shì wéi zéi

释义:老而不死是为贼  责骂老而无德行者的话。

出处:《论语 宪问》:“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  

20、藏贼引盗  cáng zéi yǐn dào

释义:藏贼引盗  藏:隐藏;引:勾引。包庇小偷,勾引强盗。形容与坏人狼狈为奸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3回:“其中夜静人稀,趁便藏贼引盗,什么事情做不出来。”  

21、认贼为子  rèn zéi wéi zǐ

释义:认贼为子  佛家语,比喻错将妄想认为真实。

出处:《大方广园觉修多罗经》:“譬如有人,认贼为子,其家财宝终不成就。”  

22、认贼为父  rèn zéi wéi fù

释义:认贼为父  见“认贼作父”。

出处:苏曼殊《遁迹记》:“先是余家既亡,怅怅无之。大盗更迫我侪,为供奔走。测彼居心,是畜猎犬之技。斯是认贼为父,自残梵裔者,亦复不少。”  

23、认贼作子  rèn zéi zuò zǐ

释义:认贼作子  见“认贼为子”。

出处: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三出:“有一等颠倒丧志,投东觅西,失却眼前至宝,这便是认贼作子。”  

24、认贼作父  rèn zéi zuò fù

释义:认贼作父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出处:清 华伟生《开国奇冤 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  

25、贪污受贿  tān wū shòu huì

释义:贪污受贿  利用职权非法取得钱财

出处:邓小平《坚决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盗窃国家财产,贪污受贿,这是现钱买卖,清清楚楚,不容易搞错。”  

26、贼不空手  zéi bù kōng shǒu

释义:贼不空手  比喻一定要有所得

出处:宋·朱熹《答何叔京》:“夫孔明之出祁山,三郡响应,……拔众而归,盖所以全之,非贼人讳空手谓也。”  

27、贼人心虚  zéi rén xīn xū

释义:贼人心虚  指做了坏事的人,时刻胆战心惊,怕坏事败露。

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卷:“自古道贼人心虚,那赵昂因有旧事在心上,比王员外更是不同,吓的魂魄俱无。”  

28、贼去关门  zéi qù guān mén

释义:贼去关门  贼偷了东西走后才云关门。比喻事故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法瑫宗一禅师》:“僧曰:‘若不遇于师,几成走作。’师曰:‘贼去后关门。’”  

29、贼喊捉贼  zéi hǎn zhuō zéi

释义:贼喊捉贼  做贼的叫喊捉贼。比喻转移目标;混淆视听以逃脱罪责。

出处:陈登科《赤龙与丹凤》第一部:“贼喊捉贼,明明自己是匪,还扛着剿匪的旗号,到处剿匪。”  

30、贼头狗脑  zéi tóu gǒu nǎo

释义:贼头狗脑  同“贼头鼠脑”。

出处:《再生缘》第一回:“今天楼上家中老少和一班女眷都在看,刘奎璧对着楼上贼头狗脑,以致第三箭失手。”  

31、贼头贼脑  zéi tóu zéi nǎo

释义:贼头贼脑  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清 李渔《玉搔头 奸图》:“后面跟了一个贼头贼脑的人,毕竟是个奸细。”  

32、贼头鬼脑  zéi tóu guǐ nǎo

释义:贼头鬼脑  同“贼头鼠脑”。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太太,这个外国人贼头鬼脑,我总疑着他。”  

33、贼臣乱子  zéi chén luàn zǐ

释义:贼臣乱子  指心怀异志、为奸作恶的人。

出处:南朝·梁·萧子显《南齐书·崔慧景传》:“臣窃惟太祖、高宗之孝子忠臣,而昏主之贼臣乱子者,江夏王与陛下,先臣与镇军是也。”  

34、逆子贼臣  nì zǐ zéi chén

释义:逆子贼臣  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处:《敦煌变文 降魔变文》:“唯有逆臣贼子,欲谋王之国政,怀邪抱佞,不谨风谣。”  

35、逆臣贼子  nì chén zéi zǐ

释义:逆臣贼子  逆臣:叛乱之臣;贼子:忤逆之子。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出处:《晋书 王导传》:“逆臣贼子,何世无之?岂意今者近出臣族!” 唐 陈子昂《请措刑科》:逆臣贼子,顿伏严诛。”  

36、顽皮贼骨  wán pí zéi gǔ

释义:顽皮贼骨  指品行不端,无赖狡诈的人。

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这顽皮贼骨,不打不招。左右,与我采下去,着实打呀!”  

37、鬼鬼祟祟  guǐ guǐ suì suì

释义:鬼鬼祟祟  迷信的人指鬼怪;或指鬼怪害人。形容行为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别叫我替你们害臊了!你们鬼鬼祟祟干的那些事,也瞒不过我去。”  

38、盗贼公行  dào zéi gōng xíng

释义:盗贼公行  指社会治安差,盗贼公开行窃,无所顾忌。

出处:《左传·襄公三十一年》:"盗贼公行,而夭厉不戒。"  

39、并赃拿贼  bìng zhuō ná zéi

释义:并赃拿贼  行迹露败,当场人脏俱获。

出处:元·孟汉卿《魔合罗》第四折:"今日个并赃拿贼更推谁,你地硬抵着头皮儿对。"  

40、弃德从贼  qì dé cóng zéi

释义:弃德从贼  放弃良好的德行,从事坏人所做的事。比喻弃善从恶。

出处:《左传·哀公十六年》:"微二子者,楚不国矣,弃德从贼,其可保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