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示老师严格的四字词语(17个)(形容严格老师的四字成语有什么)

表示老师严格的四字词语(17个)(形容严格老师的四字成语有什么)

表示老师严格的四字词语(形容严格老师的四字成语有什么)(17个))

表示老师严格的四字词语(形容严格老师的四字成语有什么):不苟言笑,严师畏友,声色俱厉,旁敲侧击,正颜厉色,疾言厉色,目光如炬,盱衡厉色,耳提面命,苦口婆心,言提其耳,训练有素,谆谆告诫,赏罚信明,赏罚分明,鞭驽策蹇,二十二史。

1、不苟言笑  bù gǒu yán xiào

释义: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2、严师畏友  yán shī wèi yǒu

释义:严师畏友  畏友:令人敬畏的好友。严厉的师父,令人敬畏的好友

出处:宋·陆游《渭南文集》第27卷:“使人苦居严师畏友之间,不敢萌一毫不善意。”  

3、声色俱厉  shēng sè jù lì

释义:声色俱厉  俱:全;都。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很严厉。指人对不满的事表现得非常愤慨激动。

出处:《晋书 明帝纪》:“大会百官而问温峤曰:‘皇太子何以德称?’声色俱厉,必欲使有言。”  

4、旁敲侧击  páng qiāo cè jī

释义:旁敲侧击  侧:旁边;击:敲打。在旁边敲打。比喻说话作文隐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达出来。

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5、正颜厉色  zhèng yán lì sè

释义:正颜厉色  颜:脸色。形容板着脸;神情非常严厉。

出处:明 王廷相《雅述》:“有德之人,心诚辞直,正颜厉色,不作伪饰,以为心害。”  

6、疾言厉色  jí yán lì sè

释义:疾言厉色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

出处: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7、目光如炬  mù guāng rú jù

释义:目光如炬  目光发亮象火炬。形容愤怒地注视着。也形容见识远大。

出处:《南史 檀道济传》:“道济见收,愤怒气盛,目光如炬,俄尔间引饮一斛。”  

8、盱衡厉色  xū héng lì sè

释义:盱衡厉色  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出处:《汉书·王莽传》:“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  

9、耳提面命  ěr tí miàn mìng

释义:耳提面命  不但当面告诉他;而且揪着他的耳朵向他讲。形容严厉而又恳切的教导。

出处:《诗经 大雅 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  

10、苦口婆心  kǔ kǒu pó xīn

释义:苦口婆心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出处: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泉州道匡禅师》:“问:‘学人根思迟回,乞师曲运慈悲,开一线道。’师曰:‘遮个是老婆心。’”  

11、言提其耳  yán tí qí ěr

释义:言提其耳  揪着他耳朵。谓恳切地教诲。言,助词。

出处:《诗·大雅·抑》:“匪面命之,言提其耳。”郑玄笺:“我非但对面语之,亲提其耳。此言以教道之,孰不可启觉。”  

12、训练有素  xùn liàn yǒu sù

释义:训练有素  平时一直有训练。素:平时。

出处: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兵尚书张鏊请以列显为指挥佥事,专训练。显亦为当时名将,所至有功,故知训练有素。”  

13、谆谆告诫  zhūn zhūn gào jiè

释义:谆谆告诫  恳切、耐心地劝告、教导(谆谆:恳切、耐心的样子)。

出处:宋 费衮《梁溪漫志 闲乐异事》:“命诸子子妇皆坐,置酒,谆谆告戒,家人见公无疾而遽若是,愕眙不知所答。”  

14、赏罚信明  shǎng fá xìn míng

释义:赏罚信明  同“赏罚分明”。

出处:《汉书·王嘉传》:“孝宣皇帝赏罚信明,施与有节,记人之功,忽于小过,以致治平。”  

15、赏罚分明  shǎng fá fēn míng

释义:赏罚分明  该赏的赏;该罚的罚;界限清楚;毫不含糊。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张敞传》:“敞为人敏疾,赏罚分明,见恶辄取,时时越法纵舍,有足大者。”  

16、鞭驽策蹇  biān nú cè jiǎn

释义:鞭驽策蹇  鞭打跑不快的马、驴。比喻自己能力低,但受到严格督促,勤奋不息。用

出处:明 张居正《纂修书成辞恩命疏》:“盖五年于兹,而今始克就,鞭驽策蹇,宁靡寸劳。”  

17、二十二史  èr shí èr shǐ

释义:二十二史  清 乾隆 初年刊行《明史》,与二十一史合称二十二史。 清 钱大昕 著有《二十二史考异》、 清 赵翼 著有《二十二史札记》。参见“ 二十一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