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里不满的词语(15个)(形容心中不满的成语)

心里不满的词语(15个)(形容心中不满的成语)

心里不满的词语(形容心中不满的成语)(15个))

心里不满的词语(形容心中不满的成语):不平则鸣,使酒骂座,刚直不阿,心平气和,心非巷议,忍气吞声,怀才不遇,抑郁不平,满腹牢骚,灌夫骂坐,灌夫骂座,牢骚满腹,称心如意,腹诽心谤,鸣冤叫屈。

1、不平则鸣  bù píng zé míng

释义:不平则鸣  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事物不平静就会发出响声。指人遇到不公平的事;就会发出不满的呼声和反抗。

出处: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2、使酒骂座  shǐ jiǔ mà zuò

释义:使酒骂座  亦作“使酒骂坐”。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其意实在蚡。蚡乃劾夫骂坐不敬。事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后因称在酒宴上借酒使性、辱骂同席之人为“使酒骂座”。

出处:汉灌夫为人刚直不阿,好使酒。一日,与魏其侯窦婴共赴丞相田蚡宴。夫怒蚡傲慢无礼,遂借行酒之机指临汝侯灌贤而骂之,其意实在蚡。蚡乃劾夫骂坐不敬。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3、刚直不阿  gāng zhí bù ē

释义:刚直不阿  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4、心平气和  xīn píng qì hé

释义:心平气和  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

出处:宋 程颐《明道先生行状》:“先生每与论事,心平气和。”  

5、心非巷议  xīn fēi xiàng yì

释义:心非巷议  心里不满,而在私下议论。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出处: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入则心非,出则巷议。”  

6、忍气吞声  rěn qì tūn shēng

释义:忍气吞声  忍:忍耐。吞声:有话不敢说。形容受了气而强自忍下;不能说出来。

出处:元 关汉卿《鲁斋郎》:“你不如休和他争,忍气吞声罢!”  

7、怀才不遇  huái cái bù yù

释义:怀才不遇  怀:怀藏;才:才干;才能。很有才能但是没有碰到赏识和重用他的人;没有施展的机会。

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通显,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8、抑郁不平  yì yù bù píng

释义:抑郁不平  抑郁:压抑郁闷。内心压抑郁闷,心中愤愤不平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64回:“只这七个字,那种抑郁不平之气,也就可想了。”  

9、满腹牢骚  mǎn fù láo sāo

释义:满腹牢骚  牢骚:抑郁不平之感。一肚子的不满情绪。形容心情极为抑郁,很不得意。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4回:“那里晓得他一腔心事,满腹牢骚,他正在那里难过,那里还有心肠再叫别人呢。”  

10、灌夫骂坐  guàn fū mà zuò

释义:灌夫骂坐  灌夫,西汉人,初以勇武闻名,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饮酒骂人。与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戏侮田蚡,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诛。事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后用以指人借酒发泄心中的不满。

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载:灌夫,西汉人,初以勇武闻名,为人刚直不阿,任侠,好饮酒骂人。与丞相田蚡不和,后因在蚡处使酒骂座,戏侮田蚡,为蚡所劾,以不敬罪族诛。  

11、灌夫骂座  guàn fū mà zuò

释义:灌夫骂座  灌夫:西汉著名将领。指灌夫酒后骂人泄愤。形容为人刚直敢言。

出处:明 陈汝元《金莲记 郊遇》:“推门看竹,何妨王子乘舆;索酒指瓶,便仿灌夫骂座。”  

12、牢骚满腹  láo sāo mǎn fù

释义:牢骚满腹  一肚子委曲、不满的情绪。

出处:钱钟书《围城》:“自己这一年来,牢骚满腹,一触即发。”  

13、称心如意  chèn xīn rú yì

释义:称心如意  称:符合;称心:符合心愿。完全符合心意。

出处:宋 朱敦儒《感皇恩》词:“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14、腹诽心谤  fù fěi xīn bàng

释义:腹诽心谤  心怀不满,暗中发泄。

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不如魏其,灌夫日夜招聚天下豪杰壮士与论议,腹诽而心谤。”  

15、鸣冤叫屈  míng yuān jiào qū

释义:鸣冤叫屈  指申诉冤屈

出处:巴金《后记》:“我写《家》,也只是为了向腐朽的封建制度提出控诉,替横遭摧残的年轻生命鸣冤叫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