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有主见的人的词语(19个)(形容人有主见有想法的成语)

形容有主见的人的词语(19个)(形容人有主见有想法的成语)

形容有主见的人的词语(形容人有主见有想法的成语)(19个))

形容有主见的人的词语(形容人有主见有想法的成语):乾纲独断,于安思危,人云亦云,依然故我,刚愎自用,心中有数,我行我素,拿定主意,有棱有角,独断专行,胸有成略,胸有成竹,胸有成算,自行其是,行不苟合,言听计从,言必有中,逐浪随波,随波逐浪。

1、乾纲独断  qian gang du duan

2、于安思危  yú ān sī wēi

释义:于安思危  于:处于;思:想。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出处:《战国策 楚策四》:“臣闻之《春秋》,于安思危,危则虑安。”  

3、人云亦云  rén yún yì yún

释义:人云亦云  云:说。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

出处:金 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4、依然故我  yī rán gù wǒ

释义:依然故我  依然:依旧;故:原来的。仍旧是原来的我。形容情况仍然没有变化。

出处:宋 陈著《贺新郎 次韵戴时芳》:“谁料腥埃妨阔步,孤瘦依然故我。”  

5、刚愎自用  gāng bì zì yòng

释义:刚愎自用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刚愎不仁,未肯用命。”  

6、心中有数  xīn zhōng yǒu shù

释义:心中有数  比喻了解实际情况;心里有底。

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7、我行我素  wǒ xíng wǒ sù

释义:我行我素  行:做。素:平素。不管人家怎样说;仍旧按照自己平素的一套去做。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8、拿定主意  ná dìng zhǔ yì

释义:拿定主意  下定决心,抉择做什么事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却又一片深心,打了个呼牛也可,呼马也可的主意,任是谁说什么,我只拿定主意,干我的大事去。”  

9、有棱有角  yǒu léng yǒu jiǎo

释义:有棱有角  比喻为人方正。也形容脸色严峻。

出处:古华《芙蓉镇》第四章:“十分强调培养有棱有角的女接班人。”  

10、独断专行  dú duàn zhuān xíng

释义:独断专行  断:决断;做决定。独自作出决定;自己想怎样做就怎样做。形容行事不民主。

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在他却不免有点独断独行,不把督抚放在眼里。”  

11、胸有成略  xiōng yǒu chéng lüè

释义:胸有成略  指胸有已成的策略。

出处:清·周亮工《黄母周宜人七轶序》:“江都天人之学,长沙治安之书,摩切已深,胸有成略,足以应当世之所求。”  

12、胸有成竹  xiōng yǒu chéng zhú

释义:胸有成竹  原指画竹子在动笔之前脑子里先有竹子的完整形象。现比喻做事情动手之前心里已有主意;有打算或有把握。成:完全的。

出处: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13、胸有成算  xiōng yǒu chéng suàn

释义:胸有成算  犹言胸有成竹。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出处:郑观应《盛世危言·商务》:“各口进出货物盈虚,以及市价涨跌,庶胸有成算,不为租客所欺。”  

14、自行其是  zì xíng qí shì

释义:自行其是  自己认为对的就做,不考虑别人的意见。

出处:周恩来《政府工作报告(1954年)》:“他们在工作中往往自行其是,不尊重上级的统一领导。”  

15、行不苟合  xíng bù gǒu hé

释义:行不苟合  谓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16、言听计从  yán tīng jì cóng

释义:言听计从  听:听从;从:依从。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形容对某个人十分信任。也作“言听计用”。

出处:《魏书 崔浩传》:“属太宗为政之秋,值世祖经营之日,言听计从,宁廓区夏。”  

17、言必有中  yán bì yǒu zhòng

释义:言必有中  中:关键的地方。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指说话很中肯。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曰:‘夫人不言,言必有中。’”  

18、逐浪随波  zhú làng suí bō

释义:逐浪随波  喻指一个人缺乏主见;总是随顺时尚;人云亦云。逐浪:追逐浪潮;随波:随顺波流。

出处:汉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泥滞苟且,没而不觉,随波漂流,与漂俱灭者亦甚众多。”  

19、随波逐浪  suí bō zhú làng

释义:随波逐浪  ①随着波浪飘荡。②颠沛貌。③犹言随波逐流,随大流。④谓同行同止。

出处:①唐·白居易《浪淘沙》词之六:“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②元·孟汉卿《魔合罗》第三折:“详察这生分女作歹为非,更和这忤逆男随波逐浪。”③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四回:“七军乱窜,随波逐浪者,不计其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