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关心母亲的词(34个)(形容儿子关心母亲的成语)

孩子关心母亲的词(34个)(形容儿子关心母亲的成语)

孩子关心母亲的词(形容儿子关心母亲的成语)(34个))

孩子关心母亲的词(形容儿子关心母亲的成语):定省温凊,三迁之教,伯俞泣杖,兄友弟恭,入孝出弟,入孝出悌,冬温夏凊,卧冰哭竹,孝子贤孙,孝子顺孙,孝悌力田,孝悌忠信,孟母三迁,寒泉之思,寸草春晖,彩衣娱亲,恩逾慈母,无微不至,无论如何,春晖寸草,母慈子孝,温凊定省,父慈子孝,王祥卧冰,移孝为忠,移孝作忠,老牛舐犊,老莱娱亲,舐犊之爱,舐犊情深,返哺之恩,默默无闻,慈孙孝子,子孝父慈。

1、定省温凊  dìng xǐng wēn jìng

释义:定省温凊  定省:古代儿女早晚向父母问安;温凊:冬温夏凊的略语,温是温被,凊是扇席。形容子女非常孝顺。

出处:《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2、三迁之教  sān qiān zhī jiào

释义:三迁之教  汉 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后人用“孟母三迁”、“三迁之教”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3、伯俞泣杖  bó yú qì zhàng

释义:伯俞泣杖  伯俞:古代孝子名。形容对父母极为孝顺

出处: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毛义捧檄,为亲之存;伯俞泣杖,因母之老。”  

4、兄友弟恭  xiōng yǒu dì gōng

释义:兄友弟恭  哥哥对弟弟友爱,弟弟对哥哥恭敬。形容兄弟间互爱互敬。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使布立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内平外成。”  

5、入孝出弟  rù xiào chū dì

释义:入孝出弟  见“入孝出悌”。

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6、入孝出悌  rù xiào chū tì

释义:入孝出悌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谓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

出处: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7、冬温夏凊  dōng wēn xià jìng

释义:冬温夏凊  凊:凉。冬天使父母温暖,夏天使父母凉爽。本指人子孝道。现亦泛称冬暖夏凉。

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辰省。”  

8、卧冰哭竹  wò bīng kū zhú

释义:卧冰哭竹  卧冰:晋王祥卧冰求鱼事母;哭竹:楚人孟宗天寒求笋。指对父母十分孝顺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说到此处,就是卧冰哭竹,扇枕温衾,也难报答万一。”  

9、孝子贤孙  xiào zǐ xián sūn

释义:孝子贤孙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出处:元 刘唐卿《降桑椹》:“圣人喜的是义夫节妇,爱的是孝子贤孙。”  

10、孝子顺孙  xiào zǐ shùn sūn

释义:孝子顺孙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辨物》:“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  

11、孝悌力田  xiào tì lì tián

释义:孝悌力田  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出处:《汉书 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12、孝悌忠信  xiào tì zhōng xìn

释义:孝悌忠信  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忠于君主,取信于朋友。此指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标准。

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祖统制显灵救驾》:“凡遇人,只劝人以‘孝悌忠信’四字。”  

13、孟母三迁  mèng mǔ sān qiān

释义:孟母三迁  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14、寒泉之思  hán quán zhī sī

释义:寒泉之思  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出处:《诗经 邶风 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15、寸草春晖  cùn cǎo chūn huī

释义:寸草春晖  寸草:小草;春晖:春天的阳光。小草的心意;难以报答春天的恩惠。比喻子女报答不尽父母养育之恩。

出处:唐 孟郊《游子吟》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6、彩衣娱亲  cǎi yī yú qīn

释义:彩衣娱亲  传说春秋时有个老菜子,很孝顺,七十岁了有时还穿着彩色衣服,扮成幼儿,引父母发笑。后作为孝顺父母的典故。

出处:西汉·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17、恩逾慈母  ēn yú cí mǔ

释义:恩逾慈母  逾:超过。比慈爱的母亲给予的恩情还要重。形容恩情深厚。

出处:唐 韩愈《御史台上论天旱人饥状》:“陛下恩逾慈母。”  

18、无微不至  wú wēi bù zhì

释义:无微不至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出处: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19、无论如何  wú lùn rú hé

释义:无论如何  不管怎样。

出处:鲁迅《书信集 致宋崇义》:“要之,中国一切旧物,无论如何,定必崩溃。”  

20、春晖寸草  chūn huī cùn cǎo

释义:春晖寸草  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1、母慈子孝  mǔ cí zǐ xiào

释义:母慈子孝  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22、温凊定省  wēn qǐng dìng shěng

释义:温凊定省  冬温夏凊、昏定晨省的省称。谓冬天温被,夏天扇席,晚上侍候睡定,早晨前往请安。表示侍奉父母无微不至。语本《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出处:语出《礼记·曲礼上》:“凡为人子之礼,冬温而夏凊,昏定而晨省。”  

23、父慈子孝  fù cí zǐ xiào

释义:父慈子孝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出处:《礼记 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24、王祥卧冰  wáng xiáng wò bīng

释义:王祥卧冰  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出处:《晋书·王祥传》:“父母有疾,衣不解带……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25、移孝为忠  yí xiào wéi zhōng

释义:移孝为忠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

出处:语出《孝经 广扬名》:“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  

26、移孝作忠  yí xiào zuò zhōng

释义:移孝作忠  指把孝顺父母之心转为效忠君主。同“移孝为忠”。

出处:谢觉哉《不惑集 爱父母》:“不错,封建社会曾把养父母这件事涂上一些神秘色彩。它是利用人类热爱父母——‘孝亲’的自然伦理,要人民‘移孝作忠’。”  

27、老牛舐犊  lǎo niú shì dú

释义:老牛舐犊  舐:舔;犊:小牛。老牛舔着小牛。比喻做父母的怜爱儿女。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子修为曹操所杀,操见彪问曰:‘公何瘦之甚?’对曰:‘愧无日磾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28、老莱娱亲  lǎo lái yú qīn

释义:老莱娱亲  表示孝顺父母。

出处:西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29、舐犊之爱  shì dú zhī ài

释义:舐犊之爱  舐:舔。犊:小牛。母牛舔小牛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亦作“舐犊之念”、“舐犊之私”、“舐犊情深”。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30、舐犊情深  shì dú qíng shēn

释义:舐犊情深  比喻对子女的慈爱。

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杨彪传》:“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31、返哺之恩  fǎn bǔ zhī ēn

释义:返哺之恩  返哺:雏鸟长大,衔食哺其母。比喻报答亲恩。

出处:《春秋运斗枢》:“飞翔羽翮为阳,阳气仁,故乌反哺也。”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凤》:“君如念妾,还祈以楼宅相假,使妾得以返哺之私。”  

32、默默无闻  mò mò wú wén

释义:默默无闻  默默:没有声息;闻:出名。无声无息;不为人知。

出处: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33、慈孙孝子  cí sūn xiào zǐ

释义:慈孙孝子  慈、孝:孝敬奉养。对祖先孝顺的子孙。

出处:《孟子·离娄上》:"虽孝子慈孙,百世不能改也。"  

34、子孝父慈  zǐ xiào fù cí

释义:子孝父慈  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出处:《左传·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尽之理。"</td></t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