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的词语(26个)(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的成语是)

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的词语(26个)(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的成语是)

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的词语(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的成语是)(26个))

指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的词语(形容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的成语是):不慌不忙,举止失措,从容不迫,处之泰然,失魂丧魄,失魂落魄,得意忘形,心神不宁,心神不定,忐忑不安,情不自禁,惊惶失措,惊慌失措,战战兢兢,手忙脚乱,手舞足蹈,手足无措,扼腕长叹,无颜落色,束手无策,欣喜若狂,歇斯底里,泰然自若,谈笑自若,镇定自若,徬徨失措。

1、不慌不忙  bù huāng bù máng

释义:不慌不忙  不慌张;不忙乱。

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只见翠翘不慌不忙地答道。”  

2、举止失措  jǔ zhǐ shī cuò

释义:举止失措  措:安放,放置。举动失常,不知如何办才好。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8回:“睿闻知两处危急,举止失措,甚是惊慌。”  

3、从容不迫  cóng róng bù pò

释义:从容不迫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出处:魏兰《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4、处之泰然  chǔ zhī tài rán

释义:处之泰然  处:处理;对待;之:代词。泰:毫不在意很放心的样子。形容处理事情不慌不忙;沉着镇定。也指对事情无动于衷。也作“泰然处之”。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宋 朱熹注:“颜子之贫如此,而处之泰然,不以害其乐。”  

5、失魂丧魄  shī hún sàng pò

释义:失魂丧魄  ①形容心烦意乱,精神恍惚。②形容极度惊恐不安。

出处:元 刘唐卿《降桑》第二折:“您孩儿为母不安,这些时衣不解带,寝食俱发,忧凄不止,行坐之间,犹如失魂丧魄。”  

6、失魂落魄  shī hún luò pò

释义:失魂落魄  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出处:明 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做子弟的,失魂落魄,不惜余生。”  

7、得意忘形  dé yì wàng xíng

释义:得意忘形  形:形骸指自身的存在。高兴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常态。形容浅薄的人稍稍得志就忘记了应持的态度。

出处:《晋书 阮籍传》:“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忽忘形骸。”  

8、心神不宁  xīn shén bù níng

释义:心神不宁  形容心情不平静;精神不安定。宁:安宁。

出处: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3回:“(三藏)心神不宁道:'徒弟啊,我怎幺打寒噤呢?'”  

9、心神不定  xīn shén bù dìng

释义:心神不定  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平妖传》第五回:“这般繁华去处,怕你们心神不定,惹出什么事非来。”  

10、忐忑不安  tǎn tè bù ān

释义:忐忑不安  心里七上八下安定不下来。忐忑:心神不安定。

出处:清 吴趼人《糊涂世界》第九卷:“两道听了这话,心里忐忑不定。”  

11、情不自禁  qíng bù zì jīn

释义:情不自禁  禁:抑制。感情激动;无法抑制自己。

出处:南朝 梁 刘遵《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  

12、惊惶失措  jīng huáng shī cuò

释义:惊惶失措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惊慌惶恐;举止失去常态。

出处:唐 李百药《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13、惊慌失措  jīng huāng shī cuò

释义:惊慌失措  失措:举止失去常态;不知如何是好。形容惊恐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出处:《北齐书 元晖业传》:“孝友临刑,惊惶失措,晖业神色自若。”  

14、战战兢兢  zhàn zhàn jīng jīng

释义:战战兢兢  战战:恐惧得发抖的样子;兢兢:小心谨慎的样子。形容十分害怕或小心谨慎的样子。

出处:《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15、手忙脚乱  shǒu máng jiǎo luàn

释义:手忙脚乱  形容做事慌张;没有条理。

出处: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临济宗 镇州大悲和尚》:“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16、手舞足蹈  shǒu wǔ zú dǎo

释义:手舞足蹈  蹈:跳动。两手舞动;两只脚也跳起来。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出处: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17、手足无措  shǒu zú wú cuò

释义:手足无措  措:安放。手脚不知放到哪儿好。形容举动慌张;或无法应付。

出处: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18、扼腕长叹  è wàn cháng tàn

释义:扼腕长叹  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出处:《晋书·刘琨传》:“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长叹者也。”  

19、无颜落色  wú yán luò sè

释义:无颜落色  失色,面无人色。

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唬得他无颜落色,惊得他手脚难抬。”  

20、束手无策  shù shǒu wú cè

释义:束手无策  策:办法。就像手被捆住一样;一点办法也没有。

出处: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21、欣喜若狂  xīn xǐ ruò kuáng

释义:欣喜若狂  形容高兴到了极点。欣喜:欢喜;若:好像;狂:感情失去控制。

出处:唐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22、歇斯底里  xiē sī dǐ lǐ

释义:歇斯底里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出处:茅盾《严霜下的梦》:“我听见女子的歇斯底里的喊叫,我仿佛看见许多狼,张开了锯样的尖嘴,在撕碎美丽的身体。”  

23、泰然自若  tài rán zì ruò

释义:泰然自若  泰然:镇静的样子;自若:跟平常一样。形容碰上意外、严重或紧急的情况;能沉着镇静;不慌不忙。

出处:《金史 颜盏门都传》:“有敌忽来,虽矢石至前,泰然自若。”  

24、谈笑自若  tán xiào zì ruò

释义:谈笑自若  指在不平常的情况下;有说有笑;同平常一样。自若:跟平常一样。

出处: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甘宁传》:“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  

25、镇定自若  zhèn dìng zì ruò

释义:镇定自若  指面对灾难时冷静的表现

出处:王朔《过把瘾就死》:“当时女主人公的厄运刚露萌芽,同看电影准备了手帕的女人们还都镇定自若,她便抢先一步哭了。”  

26、徬徨失措  páng huáng shī cuò

释义:徬徨失措  指心神不宁,举动失常。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我母亲只气得面白唇青,一句话也没有,婶娘也是徬徨失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