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苏联军事家)

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苏联军事家)

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苏联军事家

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1883年10月25日—1939年2月23日),苏联军事家,统帅,苏联元帅。生于布祖卢克市。1901年入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和红军。苏俄内战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先后任第9、西南方面军司令,在保卫察里津、莫斯科以及解放乌克兰等作战中,指挥有方,战功卓著。著有《粉碎邓尼金,1919》、《现代军事学术的任务》等。1939年在大清洗中被错杀。

中文名

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

英文名

Alexander the detective richie igor egorov

其它外文名

Александр Ильич Егоров

性别

出生年月

1883年10月13日

国籍

苏联

去世年月

1939年3月22日

出生地

奥伦堡州布祖卢克镇

民族

斯拉夫

职位

苏联军事家、统帅

人物生平

1918年加入苏联共产党。

1918年参加苏军。生于布祖卢克市(今属奥伦堡州)1901年志愿入伍。

1905年毕业于喀山步兵土官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任连长、营长、团长。

1917年晋升为上校。曾加入“左派”社会革命党,1918年夏登报声明脱离该党。十月革命胜利后,转向革命方面,任旧军队复员委员会委员,参加制定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立工农红军的法令。

1918年1月起在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军事部任职,负责检查苏军部队的组织和训练情况。

1918年5月被任命为苏军选拔旧军官最高鉴定委员会、全俄总司令部政治委员。他力主建立一支具有严格纪律的正规军,在呈列宁的报告中,陈述了关于设立共和国武装力量总司令职务和建立直属于总司令的联合司令部的必要性。[1]

个人战绩

1918年8月率领部队在巴拉绍夫、卡梅申地段同克拉斯诺夫哥萨克白匪作战,10月以原部队为基础组建了南方面军第9集团军,12月起任第10集团军司令,该集团军参加了察里津保卫战并为击溃哥萨克白匪做出了重大贡献。1919年5月25日,邓尼金匪帮的大部队在普列特尼奥夫村地区强渡萨尔河,他指挥骑兵第6师对敌发动冲击,歼敌近3个步兵团。1919年7月起任第14集团军司令,该集团军在第聂伯河左岸乌克兰地区挫败了白卫军的进攻。 

1919年10月初,当邓尼金的进攻对莫斯科造成实际威胁时,他被任命为已成为苏维埃共和国的主要方面军的南方面军的司令。为了解除威胁,他根据总司令的指示,选择了翼侧向心突击这一果断的战役机动样式,以达到对敌军主力的合围。这一样式在方面军1919年10月9日和12日的训令中已有阐述。他在此次行动中,特别注重大胆使用骑兵大部队,并且极为重视接合部的保障和组织同友邻的协同动作。

1920年1月10日任西南方面军司令,2月指挥方面军从邓尼金匪帮手中解放了乌克兰,对击退地主资产阶级波兰的进攻和粉碎弗兰格尔军队起了很大作用。在其领导下,制定并实施了1920年基辅战役方案。他认为,在敌人占数量优势的情况下,应重视突然性、集中兵力兵器于主要突击方向、果断的机动和最合理的使用骑兵第1集团军。叶戈罗夫在国内战争中的卓著功绩,受到了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的通令嘉奖。

错杀事件

1939年2月23日,正值苏联“大清洗”时期,受斯大林委派的特工来到了叶戈罗夫元帅办公室中,亮出了斯大林签署的逮捕令,准备对叶戈罗夫元帅进行迫害,叶戈罗夫元帅据理力争,但“忠于”斯大林的特工欲强行逮捕他,叶戈罗夫元帅忍无可忍,拼死一搏,掏出列宁赠送的手枪,开枪打死了一名特工,随即与其他特工搏斗,不幸在枪战中中弹身亡。特工随即向斯大林报告了此事,对斯大林产生了极大的震动。不久,苏联“大清洗”结束。

主要著作

《利沃夫—华沙1920年方面军之间的协同》,莫斯科—列宁格勒1929年版;

《粉碎邓尼金(1919)》,莫斯科1931年版;

《三十年代初期工农红军的战术和战役学》,《1917—1940年苏联军事著作中的战略和战役学问题》一书,莫斯科1965年版;

《现代军事学术的任务》,莫斯科1965年版。

后人评价

叶戈罗夫巡视海军建设

功勋卓著的红色元帅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是一位身经百战、屡建奇功的杰出统帅,英勇的革命战士,莫斯科的保卫者,周身上下伤痕累累。1919年秋,邓尼金的部队进逼莫斯科的门户图拉,叶戈罗夫临危受命,出任南方方面军司令员,领导了粉碎邓尼金的战役,从而拯救了年轻的苏维埃共和国。

1920年,在战争最艰难的阶段,他是斯大林身边不知疲倦的助手,也是红军的第一任总参谋长。他为人极其正直和正派。从国内战争结束到1937年,叶戈罗夫先后担任过基辅和彼得格勒军区司令、红军总参谋长、第一副国防人民委员等重要军事领导职务,并于1934年当选为苏共中央修补委员。在他任职期间,为红军的改编、换装、组建强大的装甲部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为军队、为人民、为苏维埃祖国的安全奉献一生。

后人认为,以其出色的才能和统帅艺术,足以跻身于像伏龙芝、图哈切夫斯基,甚至朱可夫这样的杰出统帅的行列。20年代中期他曾在苏俄驻华使馆担任武官。从国内战争时开始,他就与斯大林的敬佩,而且和斯大林以“你”相称(在俄语的习惯中,“您”这个单词除去通常所理解的尊重的含义外,还意味着距离感,在有的时候还可能含敌意,所以,亲密的人之间只称呼“你”)彼此引为知已。不少军事研究者认为,如果苏联没有那次大清洗,那么在苏联卫国战争中初期,也不会被德国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苏联的损失也不会那么惨重。叶戈罗夫被错杀,是斯大林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参考资料

1.亚历山大·伊里奇·叶戈罗夫·名人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