幅(汉语汉字)

幅(汉语汉字)

汉语汉字

幅,汉语常用字。读作:fú,即《说文解字》:“幅,布帛广也。从巾、畐声。”高而厚且满是畐之范式。巾、畐两范式叠加。布帛的最大宽度是幅之范式。

本义为布的宽度,引申指“泛指事物的宽度”,又用作量词,用于布帛、图画等,又用作姓。

中文名

拼音

繁体

䋹、畐、䌿

部首

字码

U 5E45

五笔

mhgl

仓颉

lbmrw

郑码

lijk

笔顺

252125125121

字源演变

“幅”字演变图例

现已统一规范简化为“幅”

常用词组

幅度 fúdù

(1)[amplitude]∶振动过程中振动的物理量偏离平衡位置的最大值

(2)[range;scope]∶两个可能极限之间的距离或长度

幅员 fúyuán

[the area of a country's territory;the size of a country] 广狭叫幅,周围叫员。疆域有广狭及四至,所以称疆域为幅员。员,或作圆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寅集中】【巾字部】幅 ·康熙笔画:12 ·部外笔画:9[3]

《唐韵》《集韵》《韵会》《正韵》?方六切,音福。《说文》布帛广也。《玉篇》布帛广狭。《广韵》绢幅。《尔雅·释天》缁广充幅,长寻曰旐。《疏》以黑色之帛,广全幅长八尺,属於杠,名旐。《急就篇注》四丈曰疋,两边具曰幅。《左传·襄二十八年》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夫民生厚而用利於是乎,正德以幅之。《疏》言用正德以为边幅,使有度也。《前汉·马援传》修饰边幅。《注》若布帛,修饰其边幅也。

又《广雅》匡幅,满也。

又《广韵》姓也。

又《广韵》彼侧切《集韵》《韵会》笔力切,?音逼。《广韵》行縢名。《左传·桓二年》带裳幅舄。《注》幅若今行縢。《诗·小雅》邪幅在下。《传》幅,逼也,所以自逼束也。正义邪缠於足谓之邪逼。名曰逼者,所以自逼束也。

又《韵会》通作逼。《礼·内则》逼屦著綦。

参考资料

1.幅·汉典

2.幅·词海

3.幅·新华字典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