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绿(碱式碳酸铜)

铜绿碱式碳酸铜

铜绿,中药名。异名:铜青、生绿。为铜器表面经二氧化碳或醋酸作用后生成的绿色碱式碳酸铜。铜绿主产于河北,其他地区也有生产,全国大部分地区有销售。具有退翳,祛腐敛疮,杀虫,吐风痰之功效。主治目翳,烂弦风眼,痈疽肿痛,鼻息肉,喉痹,牙疳,臁疮,顽癣,痔漏,风痰卒中。

中文名

铜绿

别名

tong lv

化学式

CuCO3·Cu(OH)2和Cu(CH3COOH)2·Cu(OH)2

功效

退翳,祛腐敛疮,杀虫,吐风痰。

主治

目翳,烂弦风眼,痈疽肿痛,鼻息肉,喉痹,牙疳,臁疮,顽癣,痔漏,风痰卒中。

用法用量v内服:

入丸、散,每次0.5~1g。

外用:适量,研末点涂或调敷。

使用注意

严格控制剂量;体弱血虚者忌服。

炮制

一、采集加工

取铜器久置潮湿处,或用醋喷在铜器上,至表面产生青绿色铜锈时刮取。

加工品作药用:用天然产出的碱式碳酸铜(即绿青)或糠青、铜绿粉与熟石膏加水拌和,压扁,切成方扁块形,用高粱酒喷之,表面产生绿色,里面淡绿色、土黄色。其质硬而脆,易折断,也易磨粉。粉末淡绿色。无臭、无味。但其杀虫和蚀恶肉作用一般不如真正的铜绿。

二、炮制方法

《太平圣惠方》:“研。”《疮疡经验全书》:“火上微煅。”《医学入门》:“水洗净,细研水飞,去石澄清,慢火熬干。”《炮炙大法》:“以醋制铜生绿,取收晒干。”现行,将铜板放入高温、潮湿的环境中,或用醋喷在铜器上,至表面产生青绿色铜锈时刮取,干燥。用时除去杂质,研成细粉,过100目。

鉴定

一、药材性状

纯铜绿为细丝状或小颗粒状的结晶性粉末。翠绿色。体重,质松脆,气微,味微涩。能溶于水及酸,不溶于醚。

二、饮片性状

呈绿色或深绿色细粉,光泽强,印在指纹间呈灰绿色或绿灰色,示粒径不均一。气微,味微涩。能溶于水及酸,不溶于乙醚。

相关论述

《纲目》:“铜青乃铜之液气所结,酸而有小毒,能入肝胆,故吐利风痰,明目杀疳,皆肝胆之病也。”

药理

去腐作用。

参考资料

1.铜绿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中华秘方网

关键词:铜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