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聪儿白莲教起义(王聪儿是一位什么样的女英雄)

清朝中期,川、楚、陕、甘、豫五省土地兼并和封建剥削都比较严重,大批农民失去土地,到处流浪,过着贫困不堪的生活。这一带广泛流行着白莲教。白莲教提倡互助,“习其教者,有患相救,有难相死。不持一钱,可以周行天下”。它宣称,当时“劫运”已满,弥勒佛即将出世;凡是信奉白莲教的人,因有莲花护身,可以渡过来日的大灾大难。到那时,闲田旷土很多,“教中人先纳税若干,将来按税授田”。这些宗教语言曲折地表达了人民对土地的迫切要求和推翻清朝反动统治的强烈愿望,因而人教者日众。乾降四十年(1775年),白莲教首领刘之协、宋之清在湖北、四川、陕西一带传教,酝酿起义。乾隆五十八年事发被捕,在押解途中,刘之协乘机逃走。清廷严令搜捕白莲教徒,官兵胥吏乘机骚扰,株连破家者不可胜计,于是人们不得不起而反抗。乾隆六十年,“势渐猖獗”,到嘉庆元年(1796年)正月便成燎原之势。湖北荆州府枝江、宜都等地的白莲教首领聂杰人、张正谟等首先在荆州起义,王聪儿(齐王氏)、姚之富等在襄阳响应,随后,四川绥定府达县的徐天德和东乡县(宣汉)的冷天禄等一时并起。清廷急忙派湖广总督毕沅、湖北巡抚惠龄等率兵镇压,又命西安将军恒瑞、广州将军明亮等会剿,并调直隶总督庆成率领各省总兵官、满汉官兵赴楚剿办。但起义由湖北、四川迅速发展到河南、陕西、甘肃等省。

>王聪儿白莲教起义(王聪儿是一位什么样的女英雄)

在各支起义军中,以王聪儿等领导的襄阳方面的义军势力最强。他们曾几次猛攻襄阳、樊城,转战钟祥,并派遣一支部队进逼孝感,直指汉阳,迫使武昌戒严,后因大水阻隔而停止进攻。这时,清军渐集湖北,拟对起义军加紧围攻。王聪儿、姚之富遂决定回师北上,嘉庆二年初率军5万进人河南,继又转战陕西,进军四川,与徐天德等会师于东乡县,声势日盛。当时起义军中“有黄号、青号、白号、蓝号、线号,又有掌柜、元帅、先锋、总兵等名目”。他们“所至之处,有屋舍以栖止,有衣食火药以接济”,“有骡马刍草”以供用,有群众“为之乡导负运”,因之愈战愈强。七月,王聪儿等率襄阳起义军由四川东还湖北,攻襄阳不克,又转向陕西。嘉庆三年初,王聪儿自率马步2万乘虚北进,直逼西安。因清军防守甚严,三月折向东南,自山阳趋湖北。清军在后紧追,地主乡勇在前堵截,起义军被包围在郧西县三岔河一带。经过激战,最后王聪儿、姚之富跳崖牺牲。

此时,四川义军在徐天德、冷天禄等人的领导下,日益发展壮大。嘉庆五年(1800年),起义军进袭川西,成都戒严。另一支义军穿过岷山,转战于甘肃的岷州和秦州。清政府改变策略,大批撤换腐败的满洲将领而代以绿营将领,充分利用熟悉本地地形的地主武装“乡勇”,坚壁清野,筑寨团练,彻底切断地方百姓对义军的接济。嘉庆六年,起义军首领徐天德在湖北均县的战斗中牺牲,余部仍继续坚持斗争,直到嘉庆九年才被清统治者残酷地镇压下去。

这次波及五省、历时九年的白莲教大起义,是清中期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它是当时社会矛盾激化的总爆发。这次起义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使清廷耗银2亿两,一、二品高级将领战死二十余名,从此清朝由盛转衰。

以上内容出自大学历史教科书《中国古代史》下册第355-356页,一字没改!

王聪儿(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