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集团军(甲类全机械化部队)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集团军,于1985年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第50军改编而成。原代号为56005部队,现为77100部队。隶属成都军区,军部驻地在重庆鹅岭。该集团军属甲类集团军,为全机械化部队。13集团军是全军中最擅长山地、高原、热带丛林作战的甲类集团军,有山中猛虎之称,同时13集团军也是目前所有集团军中唯一一个从建国到21世纪一直参与作战任务没有间断过的军级作战单位,在朝鲜战争之后的近60年时间中,在全军序列中参与作战任务最多,战果最大。
名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集团军
1949年
军队甲类集团军
威慑印度、越南,防止西藏动乱
成都军区
重庆江津区
长征抗日战役、国共内战、朝鲜战争、中印边境战争、中越战争
抗法援越斗争
历史沿革
建国前
第13集团军的前身是红军时期在鄂豫皖苏区的红四方面军第73师。红四方面军转移到川陕苏区后该师编为红31军第93师,抗日战争中第93师编为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参加了开创太岳敌后根据地等抗日战争。抗战结束后,太岳军区主力(太岳兵团)编为晋冀鲁豫军区第4纵队,陈赓任司令,谢富治任政委,下辖第10旅(原386旅)、第13旅(原军区部队)。在解放战争中该纵队一直担负战略机动任务,先后归一野、二野、四野指挥,是挺进中原的三大主力之一。
1946年9月在临浮战役中全歼号称“天下第一旅”的国民党军整编第1旅,活捉中将旅长黄正诚。此后又协助西北野战军部队参加晋西南地区的战斗。
1949年2月,第4纵队的第10、13旅在河南郾城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3军,军长为周希汉,政委为刘有光,归第4兵团指挥。此后,参加渡江战役,5月22日攻占南昌,9月协同四野解放两广。归建二野,进军云南,在滇南活捉国民党军陆军副总司令汤尧。解放战争中该军共歼敌53万余人。
建国后
第13集团军所属部队长期驻守云南,主要作战任务为威慑印度、越南,防止西藏动乱。
1950年参加抗法援越斗争,并协助越方歼灭越匪和逃入越南境内的国民党军3000余人。为配合《中缅两国边界问题的协定》的执行,第13军与云南省军区部队于1960年11月至1961年2月发起了中缅边界勘界警卫作战,沉重打击了逃缅的国民党军,并为我军在热带丛林地区作战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1968年12月,第13军调防重庆,接收54军营区。
在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该军作为西线主力,巧渡红河,突破敌人纵深前沿,胜利完成了攻克越西北重镇柑塘市的任务。第13集团军的第149师原为第18军的52师,参加过西藏平叛和对印自卫反击战。
2004年参加解放军军一级山地作战演习,第13集团军参演部队以极大优势战胜其他军区部队,其纯熟的山地战法震惊参观的众多国外观察员。
2006年,从第13集团军的战士成长起来的少将王西欣接任集团军军长,在一年时间内全军建制和作战能力焕然一新。在演习中甚至击败号称全军最强的万岁军(即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8集团军)派出的参演部队,震惊全军。后王西欣少将亦被调往第38集团军任军长。
2008年,第二次全军大规模山地作战演习,第13集团军再次粉碎其他军区专门针对13集团军山地丛林作战的反制战法,大比分战胜全军中的王牌部队,再次震动东南亚各国的军事观察员。在汶川大地震中,第13集团军全体出动,最快的部队仅3.5小时便奔袭400公里到达现场,几乎达到零预备时间,即使最偏远的山区,通过第13集团军陆航部队空投,亦只使用了不到7个小时的时间,反应速度之快,震惊国内外观察者。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第十三集团军集结出发仅用18分钟。2016年原属成都军区的第13集团军,隶属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
2017年4月,中央军委决定,以原18个集团军为基础,调整组建13个集团军,番号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七十四、七十五、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十、八十一、八十二和八十三集团军。
军队建制
1985年,陆军第13军改编为陆军第13集团军,辖步兵第37师,第38师,步兵第39师撤销,原属第50军的步兵第149师改属该集团军,并编入坦克旅、炮兵旅(148师师部、148师炮兵团火箭炮营和13、50军炮兵团)和高炮旅。此后该集团军参加了老山地区的防御作战。
1989年第149师入藏执行拉萨戒严任务。
1996年,步兵第38师改为直属武警总部的机动师。
1998年后,坦克旅改为装甲旅。
2003年原成都军区电子对抗团改编为第13集团军电子对抗团,原成都军区特种侦察大队改编为第13集团军特种侦察大队,原总参陆航局第二直升机团改编为13集团军陆航团。
陆军第13集团军下辖
军直部队:军直教导大队(驻重庆市九龙坡区歇台子)、军直司机训练大队(驻重庆九龙坡区歇台子)、军直通信团(驻重庆渝中区鹅岭)、军直修理营(驻重庆渝中区鹅岭)、军直工兵团(77105部队,驻四川省泸州市)、军直防化营(驻四川自贡市)、陆军航空兵第2旅(驻四川成都凤凰山)、电子对抗团(驻四川崇州市)、特种作战旅(驻四川什邡市)、装甲旅(77113部队,驻四川彭州市)、炮兵旅(77115部队,驻四川崇州市)、防空旅(77123部队,驻四川绵阳市)。
隶属部队:摩托化步兵第37师(77126部队,驻重庆江津区)、第109团(驻重庆铜梁区)、第111团(驻重庆沙坪坝区)、装甲团(驻重庆璧山区)、高炮团(驻四川隆昌县,有部分地区在泸县)、炮兵团(驻地重庆璧山区)、摩托化步兵第149师(77156部队,驻四川乐山市)、第445团(驻四川眉山市)、第446团(驻四川犍为县)、装甲团(1998年坦3师机械化步兵团和447团合编)、炮兵团(驻四川邛崃市)、高炮团(驻四川犍为县)。
指挥
历任军长
赵宗歧周希汉(1949.02-1952.03)
陈康(1952.10-1956.05)
徐其孝(1956.05-1965.03)
吴效闵(1965.03-1968.11)
顾永武(1968.11-1978.07)
阎守庆(1978.07-1980.12)
安玉峰(1980.12-1983.05)
杨安忠(1983.05-1985.08)
陈世俊(1985.08-1994.12)
桂全智(1994.12-2000.12)
张又侠(2000.12-2005.12)
王西欣(2005.12-2007.06)
赵宗岐(2007.09-)
许勇(2008.02-)
王凯(2013.12-)[1]
历任政委
刘有光——(1949.02-1951.03)
金如柏——(1951.03-1954.03)
张力雄——(1954.05-1955.11)
孔骏彪——(1955.11-1961.04)
雷起云——(1961.04-1969.05)
段思英——(1965.05-1969.03)
何云峰——(1969.03-1970.05)
赵伟——(1970.05-1975.05)
耿忠贤——(1975.08-1978.07)
乔学亭——(1978.07-1982.10)
艾维仁——(1983.05-1988.06)
萧怀枢——(1988.06-1993.02)
陈培忠——(1993.02-1996.12)
邱健——(1996.12-2005.07)
崔昌军——(2005.07-2010.12)
刁国新——(2010.12-)
荣誉
红军师——步兵第37师;
红军团——步兵第37师第109团;
群众工作模范团——步兵第149师第446团;
洛阳英雄连、夜袭长胜连——步兵第37师第109团第5连;
勇猛顽强英雄连——步兵第37师装甲团第3连;
尖刀英雄连——步兵第149师装甲团。
参考资料1.媒体披露王凯升任解放军第13集团军军长(图)·腾讯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