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山(湖北省阳新县山脉)
父子山下是王官山村,附近有王官山、王赞阳等王姓村落。此山位于湖北省阳新县太子镇,大冶湖南岸。“父子山”的名字源于一个凄美的传说。宋本《寰宇记》载:“有父子二人缘山采药,俱坠崖下,从此为名”。
父子山是阳新富河以北一条东西走向山脉的主峰。它东望犀牛山,与九顶山并肩,西邻牛头山与姜祥山相依。从太子庙向山北坡上眺望,只见山峰叠翠、轻烟挂树,一条条山峦犹如蜿蜒的长蛇,争相向山下爬去,变幻出无数图画。
名称
父子山
Mount Fuzhi
791米
湖北省、黄石经济开发区、太子镇
天坑、溶洞
0714
435214
历史
父子山位于太子与白沙两镇交界处,主峰海拔791米,仅次于七峰山南岩峰(867.7米)和黄坪山的太婆尖(840米)。远远望去,整座山就像一只扑食的苍鹰。太子镇文化站站长舒桂香介绍:父子山原名吴家山。
相传,三国时期,东吴浔阳郡有一个叫邵文通的铁匠,自幼熟读《孝经》,对上人非常孝敬。有一年,他的母亲得了重病,医生说只有千年灵芝才能医治。
为了治好母亲的病,邵文通带着儿子邵传孝到处寻找千年灵芝。有一天,父子俩来到武昌郡(阳新当年归属武昌郡)吴家山上的真仙庵,一位道姑告诉他们,此山有一个双蟒崖,峭壁上生长着一株千年灵芝,不过有两条巨蟒看护,无法采摘。
邵文通救母心切,顾不得危险,带着儿子从后山攀上了双蟒崖。从崖顶向下眺望,峭壁深不见底,父子二人惊喜地发现一株千年灵芝就生长在峭壁上。
邵文通倒吸一口冷气,用一根绳子系在腰间,让儿子将他沿峭壁往下放,眼看就要够着灵芝了,突然,一条巨蟒从洞中窜了出来,惊慌之中,他抽出砍刀一气乱砍,没想到因用力过猛,没砍着巨蟒却砍断身上的绳子。只听一声惨叫,邵文通坠入崖底,气绝身亡。
崖上的邵传孝见父亲摔下谷底,立即把绳子一头系在腰上,一头系在石头上,滑下悬崖。当他刚刚触摸到千年灵芝时,另一条巨蟒张开血盆大口扑了过来。邵传孝抽出砍刀向巨蟒猛劈去,巨蟒受伤,昂首一摆腰身,顿时,搅得山摇石动,邵传孝身上的绳子也被打断了,可怜这位年轻后生也与父亲一样,坠下悬崖,粉身碎骨。
那年,吴国太子孙登来吴家山一带赈灾,听说这个凄惨的故事后深为感叹,建议当地将此山更名“父子山”。从此“父子山”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民风民俗
父子山是阳新富河以北一条东西走向山脉的主峰。它东望犀牛山,与九顶山并肩,西邻牛头山与姜祥山相依。[1]从太子庙向山北坡上眺望,只见山峰叠翠、轻烟挂树,一条条山峦犹如蜿蜒的长蛇,争相向山下爬去,变幻出无数图画面。
阳新县太子镇传统的大型民俗活动“接大王”不仅吸引了太子镇、大王镇周边等地村民观看,也吸引了湖北省群艺馆副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张晓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部主任、《文艺指导》杂志主编朱林飞,黄石群艺馆和黄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负责人等一行数人专程来太子镇对“接大王”民俗活动进行了为期4天的现场考察。
奇特的习俗据有关史料记载,太子镇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政权初建,如今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该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
参考资料1.父子山·携程旅行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