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仔鱼(鳅科潘鳅属动物)
蛇仔鱼即库勒潘鳅,俗称蛇仔鱼,因其形态似蛇,同时带有环形斑纹而得名,为一种观赏鱼。与日常所称的“泥鳅”同属鳅科,性情温和,不伤害其他鱼,体质健壮,喜在暗处活动,常在水草或岩石缝隙中游进游出,经常利用其细长的身体,躲藏在水草和岩缝中。
拉丁学名Pangio kuhlii
Acanthophthalmus fasciatus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脊椎动物亚门
辐鳍鱼纲
鲤形目
鳅科
潘鳅属
蛇仔鱼
泰国,苏门答腊,婆罗洲,马来西亚
蛇仔鱼
库勒潘鳅,苦力泥鳅,苦力鱼
Acanthophtalmus kuhli
形态特征
本鱼体细长,体呈金色,腹面呈粉红色。深褐黑色条纹纵向贯穿鱼体,但非环绕。眼细小并隐藏在一道条纹当中,黄色细纹将多数深黑褐色条纹分割开来。在特定光线条件下,可以看到脊骨和内脏器官,脊椎骨47至51枚。体长可达12厘米。
底色浅黄,上间有黑斑,鱼体细长,嘴边有3对须,体形呈鳗形,似泥鳅,但比泥鳅更艳丽,虫形鱼体,前部略呈圆柱形,后部侧扁。背缘和腹缘较平直,头较尖,眼小,隐藏在一道条纹中,腹视不可见。眼间隔狭窄。前鼻孔程短管状,后鼻孔紧靠后外侧。鳞细小。胸鳍,背鳍皆细小,臀鳍与尾鳍相连。眼睛有透明的膜;以免潜入砂时眼睛受到伤害。体色有黄色、橙色、茶褐色,鱼体上有纵贯的深黑色条纹,但不呈环绕状。
一般来说,雄鱼体型细窄,雌鱼体型较大,腹部膨大。
分布范围
此种鱼类一般较多分布在亚洲泰国、苏门答腊、婆罗洲、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溪流中。
生长繁殖
繁殖较难。在水族箱中铺砂,并多栽植些水草,选择成熟的雌雄鱼作亲鱼,将一尾雌鱼先放入准备好的水族箱中,待雌鱼习惯新环境后再放人1~3尾雄鱼,在早晨或黄昏产卵,雌鱼先将雄鱼射出的精液用口含着送到水草叶面或岩石上,并让其粘贴上,然后雌鱼再产卵使其受精。产卵后将亲鱼移走,只留下卵在水族箱中,并微微充氧,经1~3天孵化成仔鱼。仔鱼在箱底爬行觅食,可供给水蚤或人工仔鱼配合饵料。
生活习性
性情温和,不伤害其他鱼,体质健壮,喜在暗处活动,常在水草或岩石缝隙中游进游出,经常利用其细长的身体,躲藏在水草和岩缝中。以其他鱼的剩余食物为食,水底的残渣即可果腹,对水质清洁起到保护作用,也有潜沙的习性,杂食性。
饲养方法
最好在缸中放置若干沉木或岩石,这样可以为其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饲养饲养最适水温为22~28℃,对水质要求不严,喜弱酸性老水。夜行性,喜欢在石缝间清理食物残渣,饵料以活食为主。有潜沙的习性,常挖倒水草根部栖息。雄鱼鱼体细窄,雌鱼体大,腹部膨大,但繁殖困难,水族箱饲养以小型的仔鱼较佳。
参考资料1.鱼缸虾缸草缸里有涡虫了怎么办?——除涡虫的方法探讨 如何消灭涡虫?·最宠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