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乐的历史,原来是这样

交响曲原义为共响,源于古希腊。中世纪时,指和谐地结合二个音。18世纪初成为歌剧的序曲。正式确立交响乐这种形式是在18世纪后期,专指用交响乐队演奏的采用交响套曲形式的大型器乐曲。当时的代表作家是维也纳古典派的海顿(海顿以创作125部交响曲之多,享有“交响曲之父”的称誉)、莫扎特和贝多芬等。19~20世纪交响乐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浪漫主义乐派。其莫基人包括德国作曲家韦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

随着浪漫主义乐派的成熟,交响乐的创作技巧,表现手法愈来愈丰富,并涌现出大量的标题交响乐作品。其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柏辽兹、匈牙利的李斯特。

格林卡等人倡导的俄罗斯古典民族乐派在交响音乐的发展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19世纪60年代是俄罗斯社会生活革新旺盛时期。以巴拉基列夫等人组成的强力集团,和世界闻名的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等人,对交响乐的发展和繁荣作出了很大的贡献。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在法国出现的印象派音乐对交响乐的发展也有不小的影响。印象派作曲家的代表包括法国的德彪西、杜卡和拉威尔。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在前苏联出现了许多革命的作曲家,他们在创作中开始确定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原则,创作了许多举世闻名的交响音乐作品。如:米亚可夫斯基的《第二十一交响曲》、《第二十七交响曲》等。

交响乐是音乐创作中最复杂、最富有戏剧性的一种类型。它要求严谨的结构形式和异常丰富多样的管弦乐表现手法,富有很强的表现力。它和戏剧小说一样,也能表达出十分复杂、深刻的主题,概括时代的精神面貌,描绘大自然的美景。

交响乐分为标题交响乐和非标题交响乐两种不同的音乐形式。标题交响音乐,一般是作曲家根据某文学作品、戏剧、民间诗歌、历史传说或作曲家自己预先拟定的文学情节而进行创作的。为了便于听众明确具体地理解乐曲的内容,作曲家常常比较详细地用文字写出乐曲的情节,标在总谱上;有的作曲家则用几个字概括地标明乐曲的基本主题。这类标题交响乐作品,在音乐表现上是比较概括的。能为听者理解乐曲提供重要的联想线索。

如以民间传说及戏剧情节为题材写成的《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等。像这种带标题的交响乐作品,有了文字的解说和借助于联想,听众是容易理解的。非标题交响音乐作品,一般没有文字标题,作曲家只标明“几”交响曲或什么“调”交响曲。非标题的音乐作品也是作曲家在一定的社会生活中创作出来的,表达着由于这些生活印象而产生的心绪、思想和感情。如在听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末乐章时,能明显地感受到那种狂欢热闹的气氛。


交响乐的历史的最佳答案:


交响曲原义为共响,源于古希腊。中世纪时,指和谐地结合二个音。18世纪初成为歌剧的序曲。正式确立交响乐这种形式是在18世纪后期,专指用交响乐队演奏的采用交响套曲形式的大型器乐曲。当时的代表作家是维也纳古典派的海顿(海顿以创作125部交响曲之多,享有“交响曲之父”的称誉)、莫扎特和贝多芬等。19~20世纪交响乐得到进一步发展,形成了浪漫主义乐派。其莫基人包括德国作曲家韦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