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方程式(1905年由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建的公式)

爱因斯坦方程式1905年由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建的公式

爱因斯坦方程式是1905年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建的。爱因斯坦方程式常见形式是:△E=(△m)c²。式中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质能方程即描述质量与能量之间的当量关系的方程。它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这个公式就是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

中文名

爱因斯坦方程式

别名

质能方程、质能转换公式

表达式

E=mc²

提出者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提出时间

适用领域

理论物理学

基本内容

1905年,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建了关于时空观的革命性的理论――狭义相对论,它是一个能够正确描述高速世界运动规律的理论。在讨论了高速运动中的空间-时间关系后,爱因斯坦在关于狭义相对论的第二篇短文中论述了质量与能量的关系:E=mc²

常见形式是:△E=(△m)c^2

(该方程是一个以时空为自变量、以度规为因变量的带有椭圆型约束的二阶双曲型偏微分方程。球面对称的准确解称史瓦西解。)

式中E为能量,m为质量,c为光速。它是一切物质运动速度的最大极限。这个公式就是爱因斯坦质能方程式。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物体的能量每增加△E,相应的惯性质量也必定增加△m;反之,每减少△m的质量,就意味着释放出△E的巨大能量。也就是说:质量与能量是等价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少量的质量能够转换为十分巨大的能量。这是一个惊天动地的理论,它揭开了宇宙的一个巨大奥妙,为原子能的利用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这一公式被后人称为"改变世界的方程"。

参考资料

1.爱因斯坦质能方程计算器·轻攻略

关键词:爱因斯坦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