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重庆市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Chongqing Institute of Foreign Studies)位于重庆市,是由乐贤教育咨询(赣州)有限公司举办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
学校前身是创建于2001年的四川外语学院重庆南方翻译学院;2002年开始招生,2003年被教育部确认为独立学院,2011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更名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2021年1月,经教育部批准转设更名为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截至2022年5月,学校有渝北和綦江两个校区,总占地总面积1548.92亩,校舍建筑总面积42.1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298.93万元,馆藏图书138万余册;设有11个二级学院(部),开设38个本科专业;有专任教师800余人,在校本科学生18000余人。
中文名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Chongqing Institute of Foreign Studies
重外、CIFS
办学性质
民办高校
语言类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乐贤教育咨询(赣州)有限公司 现
校长:李克勇、党委书记:岳兴懋
38个
11个二级学院(部)
厚德、博学、求是、致远
渝北校区:重庆市渝北区回兴街道龙石路18号 綦江校区:重庆市綦江区文龙街道学府路1号
13588
主要奖项重庆市国家安全工作先进集体 2018年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集体
吉克隽逸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截至2022年1月,学校设有11个二级学院(部),开设38个本科专业,涉及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5个学科门类。[2]
专业设置
院系名称 | 专业名称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英语学院 | 英语(教育、高级涉外文秘、鹏程、ETIC国才班)、翻译、翻译(智能语音翻译应用科大讯飞校企合作班)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西方语学院 | 德语、法语、西班牙语、俄语、葡萄牙语、意大利语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东方语学院 | 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泰语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商贸与管理学院 | 商务英语(商务翻译、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工程管理(工程预决算、国际工程管理)、酒店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文化创意与策划)、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跨境电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财务会计教育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 | 网络与新媒体(华龙网融媒体校企合作班)、广告学、新闻学(深度报道、短视频制作)、传播学(传媒策划)、播音与主持艺术、国际新闻与传播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 | 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艺术学院 | 美术学、绘画(油画、中国画)、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产品设计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音乐学院 | 音乐学、舞蹈表演、音乐表演(钢琴表演、器乐表演、声乐表演) |
师资力量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教职工900人,其中专任教师77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504人,占专任教师比例65.37%;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235人,占专任教师比例30.48%,具有讲师职称的教师354人,占45.91%。有重庆市专家6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重庆市师德师风先进个人2人,重庆市优秀女园丁1人,重庆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2人,重庆高校优秀辅导员3人, 全国民办高校优秀辅导员4人。
全国优秀教师:肖肃
重庆民办教育优秀教师:谭琦
重庆市市级教学团队:翻译理论与实践教学团队(2012年)
教学建设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重庆市一流专业培育项目1个,重庆市级重点专业4个,重庆市级应用型转型专业,重庆市高等学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3个,重庆市级精品课程1门,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3个。
重庆市一流专业培育项目:英语
重庆市级重点建设专业:日语、朝鲜语、阿拉伯语、意大利语
重庆市高等学校“三特行动计划”特色专业:英语、汉语国际教育、俄语
重庆市级应用型转型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工程管理、酒店管理
重庆市级精品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
重庆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中心
重庆市高校一流本科课程:广告策划与应用、新闻评论、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
教学成果
2019年,学校学生获得省部(市)级及以上奖励164项。其中获得国家特等奖3项,二等奖3项;获省部级特等奖3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29项。其中,国际传媒学院学子获第六届大学生新媒体创意大赛“融媒体·动新闻”主题组全国特等奖。
学科建设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有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1个。
重庆市高等学校“十三五”重点培育学科:外国语言文学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1年3月,学校建有日本文化研究所、韩国文化研究所等科研机构
科研成果
截至2021年3月,学校教师先后承担国家及重庆市科研项目近百项,发表学术论文及作品近千篇(件)。
2018-2019学年市级以上科研项目一览表
项目名称 | 项目类型 | 项目类别 |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下的重庆城市建筑雨洪消化与管理体系研究 | 纵向 | 重庆市社科联(规划一般项目) |
创新设计背景下矿难事故救援产品研究 | 纵向 | 重庆市社科联(规划培育项目) |
关于重庆城市建筑的雨洪消化与管控研究 | 纵向 | 重庆市教委(科技) |
大数据智能化引领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研究 | 纵向 | 重庆市教委(科技) |
基于“渝黔桂新”南向通道战略布局的重庆“国际供应链枢纽”城市功能定位研究 | 纵向 | 重庆市教委(科技) |
创新视角下透水事故救援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 纵向 | 重庆市教委(科技) |
基于校企合作背景下的高校新型产教融合模式研究 | 纵向 | 重庆市教委(教综改) |
家风家教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双维融合路径构 | 纵向 | 重庆市教科院 |
双因素理论视角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促进机制研究 | 纵向 | 重庆市教科院 |
诠释太极拳的演练形式“太极合手” | 纵向 | 重庆市社科联(规划普及项目) |
“一带一路”建设中应用型高校外语教师能力提升研究—以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 纵向 | 重庆市教委(人文) |
“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提升路径研究 | 纵向 | 重庆市教委(人文) |
重庆土家族服饰元素与现代服饰设计融合研究 | 纵向 | 重庆市教委(人文) |
新时代高校“三全育人”的实现路径和保障机制研究 | 纵向 | 重庆市教委(人文) |
学术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1年3月,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图书馆有馆藏图书138万余册,电子图书152万册,cnki和万方合计5.8万册,学位论文576万余篇,音视频5000小时,1000集教育视频,万方数据库,合计约14TB容量,以收藏外国语言、文学、艺术、经济管理专业书籍为主,兼顾哲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教育、历史、地理等学科,图书馆是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成员。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
学院院徽为蓝色圆形,由学院中英文名称围绕变形而成的一个图像组成,象征学院庄重、大气,造型整体周正圆通。
精神文化
校训
厚德、博学、求是、致远
“厚德”:厚,厚实、推崇;德,品德、道德。《易经、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臷物”。指道德高尚的人能够承担重大任务,借喻以厚德育人。成语“德厚流光”出自《谷梁传、僖十五年》:“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流者影响也,光者远也,卑者近也”,意为道德深厚,影响深远。厚德意为修养品德。通过厚德,使道德充裕、厚实。“德”,包含了许多内容,包括“诚”、“信”及一个人的思想境界、品格、志向、趣味等等。学校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五育并举,德育为首。所以,特别要强调一个“德”字。做人,离不开“德”;身正为师,德高为范。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厚”其“德”都应该视为“修身”最重要的一环。[1]
“博学”:“博”,大通也(《说文》),即宽广、广博之谓。《礼记·中庸》中有一句话“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现代大学,在专业、学科等方面都应具有“博”的特点,在学术思想、学术风格、学术观点上应兼容并包、百花争艳;作为教师,“博学”应学识渊博、造诣精深;作为学生,“博学”要广泛的猎取,打下厚实的功底,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求是”:求,寻找,探索;是,正确,真谛。成语实事求是出自《汉书·河涧献王刘德传》,“修学好古,实事求是”即为“求得真是也”,现指根据实际情况,探求事物的规律性,认知事物的本质。求是意为探求真知。要求全校师生不断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认知事物和感悟客观事物,勇于探求事物的本质规律,讲科学,懂科学,热爱科学,崇尚科学。[2]
“致远”:“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出自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这既是诸葛亮一生经历的总结,更是对他儿子的要求。在这里诸葛亮用的是“双重否定”的句式,以强烈而委婉的语气表现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与无限的期望。用现代话来说:“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轻淡就不会有明确的志向,不能平静安详全神贯注的学习,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目标”。致,有实现的可能;远,即远大的目标。“致远”就是达成远大的目标。
现任领导
职位 | 姓名 |
理事长 | 万哨凯 |
校长、党委副书记 | 李克勇 |
党委书记、督导专员 | 岳兴懋 |
副校长、党委副书记 | 王光明 |
副校长、纪委书记 | 奚正新 |
副校长 | 杨海涛、王青、刘毅 [3] |
参考资料
1.学校简介·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2.机构设置·重庆外语外事学院
3.现任领导·重庆外语外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