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溪县(四川省遂宁市辖县)

蓬溪县四川省遂宁市辖县

中国革命老区四川蓬溪县,隶属四川省遂宁市,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周边与船山区、射洪市、大英、广安武胜、南充嘉陵区、西充以及重庆市的潼南区、合川区等八县市区毗邻接壤。辖区面积1251平方公里。全县辖19乡镇及1个街道办、262个行政村、60个社区,户籍人口67.35万人,常住人口43万人。蓬溪县是中国共产党在四川省建立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府所在地,也是中国书法之乡、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县、四川省文化先进县、省级平安县、四川省第二批扩权强县试点县,素有“梓东邹鲁”、“五史之乡”、“孝子故里”、“中国洞经音乐发祥地”、“古壁画艺术之乡“、“大乐之乡”等美誉。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截止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蓬溪县的常住人口数量为430344人。

2020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22907万元,同比增长3.9%。第一产业增加值356857万元,同比增长6.2%;第二产业增加值769551万元,同比增长3.5%;第三产业增加值696499万元,同比增长3.1%。全县一、二、三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7.2%、47.6%、25.2%,分别拉动GDP增长1.1、1.8、1.0个百分点。在全县经济总量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9.6:42.2:38.2,第一产业比重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同比下降3.0个百分点。

中文名

蓬溪县

外文名

Pengxi County

别名

中国书法之乡、中国西部门都

行政区划代码

510921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四川省遂宁市

地理位置

四川盆地中部

面积

1251平方公里

下辖地区

1个街道办、17个镇、2个乡

政府驻地

赤城镇政通街88号

电话区号

0825

邮政区码

629100

气候条件

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高峰山、赤城湖、宝梵寺、旷继勋公园、中国红海等

火车站

蓬溪站

车牌代码

川J

地区生产总值

182.29 亿元(2020年)

方言

四川话成渝片

人口数量

430344人(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地名由来

蓬溪县境,东晋永和十一年(335)始置巴兴县,其后几经易名,并与邻县分合,于唐天宝元年(742)改唐兴县为蓬溪县,县名沿用至今。据北宋《太平寰宇记》载:“蓬溪县……取邑内蓬溪为名”。《蓬溪县志》(道光版)称:“蓬溪县因水名”。《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亦称:“以县有蓬溪名”。故蓬溪县是以蓬溪(河)得名。

赤城湖

建县沿革

蓬溪县夏、商、周为蜀国地,秦为蜀郡地。

汉高祖六年(前201),分巴、蜀两郡置广汉郡,今蓬溪县境属广汉郡(郡治今射洪县沱牌镇通泉坝)广汉(治今射洪县柳树镇)、郪(治今三台县郪江乡)两县。

西汉末年,今蓬溪县境,建置未变,隶属仍旧。

东汉刘秀政权恢复益州、广汉郡和广汉县名。东汉末年,割广汉县南置德阳县(治今遂宁市城区),今蓬溪县境分属广汉、德阳、郪三县。

三国蜀汉,建兴二年(224),分广汉郡置东广汉郡,今蓬溪县境分属东广汉郡广汉、德阳、郪三县。

西晋太康六年(285),废东广汉郡复置广汉郡。

西晋惠帝永宁元年(301),分广汉郡置德阳郡(郡治今遂宁斗城),今县境为德阳郡德阳县地。

东晋穆帝永和三年(347),桓温平蜀,德阳郡更名遂宁郡,辖地未变。

东晋穆帝永和十一年(355),划郪县东部和广汉县濒涪、郪两江地区置巴兴县。县治设灵鹫山。今蓬溪县境内始置县治。

孝武帝(373~396),分广汉县置晋兴县(治所今潼南县玉溪镇)隶属遂宁郡。今蓬溪县境属遂宁郡巴兴、晋兴、德阳三县。

刘宋明帝泰始五年(469),遂宁郡分为东、西遂宁郡,今蓬溪县境仍隶属巴兴、德阳、晋兴三县。

萧梁时期(502—534),德阳县更名为小溪县,今县境隶属新州东遂宁郡巴兴、晋兴、小溪三县。

西魏恭帝二年(555),分东遂宁郡置怀化郡,改晋兴县为始兴县,小溪县为方义县。县境属合州怀化郡的始兴县和合州东宁遂郡的方义县属地。

北周孝闵帝元年(557)于东遂宁郡置遂州,改东遂宁郡为石山郡,遂州、石山郡、方义县治所设遂宁市城区,县境为遂州石山郡的方义县和怀化郡的始兴县辖地。

隋开皇三年(583),撤郡留州,以州辖县、怀化郡、石山郡被省。

隋开皇十八年(598),始兴县更名为青石县,县境为遂州青石、方义县地。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以郡统县,遂州改遂宁郡,辖县未变。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行州统县制,遂宁郡更为遂州,太宗贞观元年,国分十道,以益州地置剑南道。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割方义县北境置唐兴县,县治蓬川(今鸣凤镇翔凤),县境为唐兴、青石县地。

武后长寿二年(693)唐兴县更名为武丰县。

唐中宗神龙元年(705),武丰县复名唐兴县。

唐景龙二年(708),析唐兴县北部地区置唐安县,县治设赤城镇茶店子。

唐玄宗开元元年(713),废唐安县,迁唐兴县治于唐安县治所赤城镇茶店子。

唐天宝元年(742),改唐兴县为蓬溪县。县名因治所临“蓬溪河”得名。遂州更名为遂宁郡。蓬溪县隶属剑南道遂宁郡。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长江县治迁徙凤凰川(今大英县回马镇长江坝)。今蓬溪县境属遂州蓬溪、长江两县。

五代和北宋初年,四川先后为前蜀(907—924),后唐(925—933)和后蜀(934—965)所据,县境建置如唐末。

北宋乾德三年(965)灭蜀后,改剑南道为西川路。

宋咸平四年(1001)原四川地区划为益州,梓州、利州、夔州四路,县属梓州路。

宋神宗熙宁元年(1073),省青石县(今潼南)入蓬溪县。翌年(1074),青石县又复置。

宋徽宗政和五年(1115),遂州更名为遂宁府。

南宋端平三年(1236),蒙军入川,遂宁府迁蓬溪县蓬溪寨。

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长江县并入蓬溪县。县境隶属四川行中书省潼川府遂宁州。

明洪武九年(1376),降遂宁州为遂宁县,蓬溪改属潼川州。次年,蓬溪县并入遂宁县。

明洪武十三年(1380),蓬溪县复置,并将青石县涪江左岸地区划归蓬溪县。

清顺治十年(1653),遂宁县并入蓬溪县。

清顺治十七年(1660),遂宁县复置。

清雍正八年(1730),建置调整,蓬溪隶属四川布政使潼川府。

清嘉庆七年(1802),全川设5道,蓬溪隶属川北道潼川府至清末。

民国二年(1913),四川划为7道,蓬溪县仍属川北道。

民国3年,四川由7道改为5道,蓬溪属嘉陵道。

民国24年,四川划为18个行政督察区,蓬溪隶属于驻遂宁的第十二行政督察区。

1949年12月10日蓬溪解放。

1950年1月5日,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属于川北行署遂宁分区专员公署。

1952年9月,川东、川西、川北、川南四个行署合并为四川省,遂宁分区改为遂宁专区,蓬溪隶属遂宁专区。

1958年,遂宁专区撤销,蓬溪县划归绵阳专区。

1968年9月,绵阳专区更名为绵阳地区。

1985年5月,遂宁市成立,蓬溪县隶属遂宁市。[4]

1997年12月,析原蓬溪县8镇3乡以及涪江西岸红江镇的3个村置大英县。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6年,蓬溪县下设文井、明月、天福、大石桥、鸣凤、任隆、三凤、蓬南、隆盛、玉峰、天保、河边13个区和赤城、蓬莱2个区级镇,区镇下设5个乡级镇、76个乡、9个乡级办事处、862个村、7445个村民小组、13个街道居委会。

高峰山

1992年9月,撤区并乡建镇,全县区划调整,县下设赤城、新会、文井、明月、天福、常乐、红江、大石、吉祥、鸣凤、任隆、三凤、高坪、蓬南、群利、隆盛、回马、蓬莱、天保、河边、大英、玉峰、象山23个镇和下东、罗戈、新星、板桥、槐花、宝梵、吉星、黄泥、金龙、荷叶、农兴、通仙、金元、智水14个乡。

1995年10月,宝梵乡更名为宝梵镇。

1997年11月,蓬溪县涪江以西的蓬莱、天保、河边、大英、玉峰、象山、隆盛、回马8个镇和通仙、金元、智水3个乡,以及红江镇的文武村、夏家沟村、永和村划出设立大英县。区划调整为15个镇11个乡。

1998年,恢复92年撤并的回水(从明月镇)、新胜(从罗戈乡)、金桥(从三凤镇)、高升(从任隆镇)、群力(从吉祥镇)5个乡。

2014年12月,金桥和吉星撤乡建镇,现辖31个乡镇(分别为:赤城镇、新会镇、文井镇、明月镇、常乐镇、天福镇、红江镇、宝梵镇、大石镇、吉祥镇、鸣凤镇、任隆镇、三凤镇、高坪镇、蓬南镇、群利镇、金桥镇、吉星镇、罗戈乡、板桥乡、槐花乡、新星乡、黄泥乡、荷叶乡、金龙乡、农兴乡、新胜乡、回水乡、群力乡、高升乡、下东乡)。

2019年,蓬溪县现辖19个乡镇、1个街道(分别为:赤城镇、蓬南镇、新会镇、文井镇、槐花镇、明月镇、常乐镇、天福镇、红江镇、宝梵镇、大石镇、吉祥镇、鸣凤镇、任隆镇、三凤镇、群利镇、金桥镇、高升乡、荷叶乡、普安街道),495个行政村、30个社区(其中城区9个)。

区划现状

截至2019年,蓬溪县辖1个街道、17个镇、2个乡。蓬溪县人民政府驻赤城镇政通街88号。

街道:普安街道

镇:赤城镇、蓬南镇、新会镇、文井镇、槐花镇、明月镇、常乐镇、天福镇、红江镇、宝梵镇、大石镇、吉祥镇、鸣凤镇、任隆镇、三凤镇、群利镇、金桥镇。

乡:高升乡、荷叶乡[5]

位置境域

蓬溪县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偏东,涪江中游,位于东经105°03′~105°59′和北纬30°22′~30°56′之间。东邻南充、武胜、合川,西连大英,南接遂宁、潼南,北靠射洪、西充。幅员面积1251平方公里。

地势

蓬溪县地势四周高中部低,北部高于南部,由北向南呈波状缓倾。最高点在任隆镇北坡,海拔565.8米,最低点在三凤镇荷叶乡细坝,海坝251.3米。涪江及其支流小潼河,蓬溪河(芝溪)流经县南和县中部,致使北部高于南部。中部地势较低,平均海拔低于296米。县境四周处于嘉陵江、涪江分水岭及其支流源头地带,地势较高,平均海拔404米,低山的山脊构成与邻县分界线。

县内地势起伏,走向为东西展布,南北排列。北部平均海拔485米,南部平均海拔约380米,文井、罗戈一带海拔400米以上,至蓬溪河沿岸海拔至350米左右,再往南,地势复升,平均海拔400米左右,到小潼河大石桥段,地势又下降至350米左右。

水文

蓬溪地处四川中部的嘉陵江与涪江之间的丘陵区,境内水系发达,溪河较多,源短水急。蓬溪县溪河共有198条,长964.8公里。其中10公里以上的15条。河网密度0.77公里/平方公里。水系呈平行状,格网状和树枝状,东南部蓬南镇境内的中和河、东保河和翻身乡、黄泥乡境内部分溪河流入嘉陵江属嘉陵江水系,其余镇乡河流流入涪江,属涪江水系。

气候

蓬溪气候属中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极端最高温39.4℃、极端最低温-4.6℃,年平均降雨量929.5毫米,年均日照数1471.7小时,年均蒸发量990.3mm,相对湿度82%,≥10℃的活动积温5383.2℃。

自然资源

矿藏资源

全境土壤成土母质,主要为侏罗纪系紫色砂泥岩风化而成的紫色土,砂石、页岩、粘土、盐卤等资源储量丰富,到2009年底,砂岩储量为1090450万吨,砂砾28704万吨,页岩3664083万吨,粘土岩1643万吨,盐卤60万吨。

生物资源

蓬溪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有植物110余种,脊椎动物74种,鱼类资源44种。

水资源

境内大小河流214条,总长1013公里,蓄水量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123立方米(不含径流)。

综述

旷继勋公园

2019年,蓬溪县实现地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4亿元、增长8.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60.5亿元、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9亿元、增长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4亿元、增长11.5%,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为30862元、15917元,分别增长9.3%、10.4%,多项指标增速全市排位取得新突破。民营经济继续健康发展。全年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08677万元,同比增长8.2%,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2.1%,与上年持平。年末全县累计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为14495户,私营企业2750户。

2019年,蓬溪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784098万元,同比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297724万元,同比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752005万元,同比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734369万元,同比增长10.0%。全县一、二、三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7.8%、53.9%和38.3%。在全县经济总量中,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6.7:42.1:41.2,第一产业比重同比上升0.4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同比下降0.2个百分点。

2019年,蓬溪县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1108677万元,同比增长8.2%,民营经济占全县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2.1%,与上年持平。年末全县累计注册登记个体工商户为14495户,私营企业2750户。

2019年,蓬溪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期上涨2.5%。其中:食品类上涨12.5%,烟酒类上涨0.5%,家庭服务类上涨6.2%,交通和通讯类下降1.8%,医疗保健类上涨0.9%,居住类下降3.8%。

第一产业

2019年,蓬溪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6038万元,同比增长3.9%。其中:农业产值(种植业)270838万元,同比增长6.0%;林业产值29434万元,同比增长5.0%;畜牧业产值217282万元,同比下降1.2%;渔业产值19327万元,同比增长3.0%;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9157万元,同比增长22.0%。

2019年,蓬溪县农作物播种面积85851公顷,同比增长0.8%。其中粮食作物58266公顷,同比下降0.3%,油料作物17782公顷,同比增长2.3%,蔬菜瓜果类7858公顷,同比增长5.2%,药材251公顷,同比下降0.4%。全年粮食产量318878吨,同比下降0.5%;油料总产为50447吨,同比增长5.7%。

2019年,蓬溪县肉类总产量51177吨,同比下降15.3%。其中猪肉产量40707吨,同比下降20.2%;牛肉产量899吨,同比增长3.5%;羊肉产量1795吨,同比下降2.5%。年末生猪存栏31.74万头,同比下降31.3%,全年出栏生猪53.07万头,同比下降23.7%;出栏羊13.49万头,同比增长2.2%;出栏家禽436.50万只,同比增长17.2%。畜牧业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9.1%。

2019年,蓬溪县全年农村用电量25019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7.0%。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7.98万千瓦,同比增长4.1%。

第二产业

2019年,蓬溪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83户。全年全部工业实现增加值480171万元,同比增长8.7%,占GDP的比重达到26.9%,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9.3%。规模以上工业(下同)总产值同比增长14.6%;增加值同比增长9.9%;主营业务收入1571938万元,同比增长16.6%;实现利润总额1373841万元,同比增长12.0%;利税总额1925230万元,同比增长21.9%。

2019年,蓬溪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全县三大主导产业实现总产值1003244万元,占规上工业企业总产值的63.4%。其中:智能家居产业实现产值611597万元,绿色食品饮料产业实现产值227208万元,先进材料产业实现产值164440万元。

2019年,蓬溪县资质等级以上的建筑企业18个,全年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061509万元,同比增长29.2%。全年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实现271852万元,同比增长8.3%。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96.1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8%;竣工面积30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1%。

第三产业

截至2019年,蓬溪县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5%。其中: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同比增长11.6%;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1.9%;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26.4%。全年投资施工项目248个,其中:新开工项目109个。全年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6%,占固定资产投资的9.8%;第二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0.7%,占固定资产投资的22.9%;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5.3%,占固定资产投资的67.3%。

2019年,蓬溪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94354万元,同比增长11.5%。从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196688万元,同比增长11.7%;零售业零售额467619万元,同比增长11.4%;住宿业零售额21277万元,同比增长11.2%;餐饮业零售额108771万元,同比增长11.6%。从区域看,城镇实现消费品零售额447073万元,同比增长11.4%;乡村实现零售额347281万元,同比增长11.6%。

2019年,蓬溪县实现进出口总额2059万元,同比增长45.4%。其中,出口2059万元,同比增长45.4%。

2019年,蓬溪县接待国内外游客954万人次,同比增长10.0%。全县旅游总收入105.1亿元,同比增长20.6%。

截至2019年,蓬溪县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54915万元,同比增长6.0%;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410235万元,同比下降2.5%。

截至2019年,蓬溪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068183万元,同比增长5.9%,其中:住户存款余额1783300万元,同比增长11.8%;贷款余额1042482万元,同比增长5.6%。

截至2019年,蓬溪县营业保险机构共9家,全年实现保费总收入26231万元,同比增长16.1%。其中:财产险收入9786万元,同比增长5.4%;寿险收入16445万元,同比增长23.6%。[6]

交通运输

蓬溪基础设施完善。蓬溪周边与成都、绵阳、南充、重庆、广安等大、中城市毗邻,车程均在1个半小时内。成南高速公路、达成铁路、绵遂高速公路、遂西高速公路、遂广高速公路、318国道横贯全境。蓬溪县已形成以达成铁路、成南高速公路和国道318线为主轴,省道为骨架,县乡路为网络,江河、水库航道水运为补充的现代交通格局。

2019年,蓬溪县公路运输总周转量61195万吨/公里,同比增长8.0%。其中公路运输客运周转量为16619万人/公里,同比下降13.2%;公路运输货运周转量为59533万吨/公里,同比增长8.8%。

高速公路

成南高速公路:起于成都十里店,与成都三环路及绕城高速公路相连,向东经成都的成华区、龙泉驿区、青白江区、新都区、金堂县,德阳的中江县,遂宁的大英县、船山区、蓬溪县,南充的嘉陵区、高坪区,止于南充市民建,与遂渝、遂回、南渝、广南、南广高速公路相连。蓬溪境内设收费站一个,即:蓬溪收费站。

绵遂高速公路:起于绵广高速公路张家坪,经三台、射洪、在成南高速公路吉祥处立交后,从遂宁过军坝跨涪江与遂渝高速公路相连,线路全长约176公里,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蓬溪境内设收费站一个,即:红江收费站。

遂西高速公路:遂西高速在蓬溪境内全长32公里,途经蓬溪县吉祥镇、明月镇、宝梵镇、赤城镇、文井镇。蓬溪境内设收费站两个,即:蓬溪明月收费站、蓬溪赤城收费站;服务区一个,即:蓬溪服务区。

遂广高速公路:遂广高速公路起于蓬溪县金桥新区过军坝绵遂高速公路金桥互通,经金桥镇、荷叶乡、三凤镇、蓬南镇与广安武胜县相接。蓬溪境内设收费站三个,即:金桥收费站、蓬溪三凤收费站、蓬溪蓬南收费站;服务区一个,即:蓬南服务区。

铁路

达成铁路:达成铁路横穿蓬溪,在蓬溪境内设有客运站:蓬溪站。蓬溪站位于蓬溪县鸣凤镇,离达州站204公里,离成都站199公里。改造后的蓬溪火车站候车室面积达到519平方米,可同时保障600名旅客候车。车站共设置3个人工售票窗口,3台自动售票机和1台自动售取票机,旅客购票均可选择便捷移动支付功能。

成南达万高速铁路:设计速度350km/h,新建正线线路长度435.76km(四川省393.54km,重庆市42.22km),配套建设引入成都枢纽、遂宁地区、南充地区、达州地区、万州地区和接入资阳北站等工程。全线新建车站6座(乐至、蓬溪南、营山西、渠县北、达州南、开江南),利用既有站4座(资阳北、遂宁、南充北、万州北)。蓬溪县境内规划新建蓬溪南站。

公路

318国道:318国道由南充市嘉陵区进入蓬溪县新会镇,途径赤城镇、宝梵镇、大石镇,最后进入遂宁市船山区。

教育事业

2015年底,蓬溪县有小学32所,在校学生24561人,专任教师2092人;普通中学校34所,在校学生19630人,专任教师1987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3052人,专任教师96人。

截至2019年,蓬溪县有小学28所,在校学生26095人,专任教师1919人;普通中学校31所,在校学生17751人,专任教师1726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3所,在校学生1816人,专任教师87人。

文化事业

2015年底,蓬溪县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电影院2个。年末公共图书馆图书总量64750册,同比增长97.4%。

截至2019年,蓬溪县有文化馆1个,公共图书馆1个,电影院2个。年末公共图书馆图书总量73800册。

卫生事业

2015年底,蓬溪县有卫生机构610个(含村、单位、个体卫生室等),床位2015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281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707人。

截至2019年,蓬溪县卫生机构622个(含村、单位、个体卫生室等),床位2901张。医院、卫生院技术人员1750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845人。

社会保障

2015年底,蓬溪县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8家,共有床位4316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含退休人员)参保人数44574人,比去年减少4412人;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69800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786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4.13%。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1320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32643人。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建立起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2015年,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91177人,比上年增加231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的人数585399人,参合率达99%。

截至2019年,蓬溪县有各种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26家,共有床位2880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不含退休人员)参保人数50312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70384人。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42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7%。城镇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604人,农村居民享受最低生活保障18344人。2019年,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参保人数29947人;参加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的人数648515人。

居民生活

截至2019年,蓬溪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62元,同比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7元,同比增长10.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3.2%,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8.7%。

邮电通信

截至2019年,蓬溪县完成邮政、电信业务总量100306万元,同比增长19.7%。年末全县电信固定电话用户3.88万户,电信移动电话用户10.03万户,电信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4.36万户。

历史文化

概述

蓬溪历史悠久,文化特色鲜明,素有“梓东邹鲁”、“孝子故里”、“中国洞经音乐发祥地”、“古壁画艺术之乡”、“大乐之乡”等美誉。

红色文化

蓬溪县是“中国革命老区”,1929年6月29日,根据中共“八七”会议精神,在中共四川省委的直接领导下,旷继勋将军在蓬溪率部起义,打响了大革命失败后武装反对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树起了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大旗,建立了四川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蓬溪县苏维埃政府;2009年9月,领导起义的旷继勋将军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以6.29起义历史事件为依托打造的旷继勋公园被列为四川省第二批国防教育基地。

书法文化

蓬溪县是“中国书法之乡”,“工诗文、善书法”之风历代传承,传统书法艺术十分繁荣。全县有以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书法篆刻院执行院长、院艺委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教育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客座教授,世界华商书画院院长的曾来德先生为代表的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17人,省、市书协会员200余人、民间书法家5000余人。

蓬溪姜糕

姜糕,四川蓬溪传统糕类特产。创始于清代同治年间,以糯米、蜜糖、麻油、姜汁四物合制而成。

姜糕曾作为贡品进贡,慈禧太后品尝后评其为“玉糕”,曰“有油不腻,有糖不伤,洁如脂玉,软似秋云”,从此蓬溪姜糕名扬天下。

任隆粉条

任隆粉条是蓬溪县任隆镇的特产。任隆,素有“粉条之乡”的佳誉,纯手工红苕粉条深受消费者喜欢,柔韧筋道、光泽透明、口感爽利是任隆手工粉条最大的特征。

蓬溪熨斗糕

蓬溪熨斗糕始于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该县夏其宣仿照甜熨斗糕,经过改加配料,精心制作而成,米浆中加入豆芽、豆瓣、腊肉粒、秘制调料等,用古代熨斗作为烤制的器具,所以称为熨斗糕。

芝溪玉液

“芝溪玉液”酒以高梁、玉米、小麦、糥米等纯粮为主要原料,用固态发酵,经蒸煮、发酵、糖化、醇化,蒸馏、贮存、勾调创新开发的清香型白酒,酒体柔和谐调、酒味醇香清雅、余味悠长,且具“佐餐、佐药、佐烹饪”三大功效,该产品无论品质、口感还是香味以及内在理化指标均达到国家高端“清香型”白酒标准,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

蓬溪仙桃

蓬溪仙桃历史悠久。早在唐朝时期,任隆镇八角村、黑白沟村种植的寿桃就是皇宫贡品,清朝时期改种为八仙桃,仍然深受上层社会青睐。蓬溪仙桃基地于2005年通过了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2009年,全县通过了四川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整体认定。蓬溪仙桃生产严格按照无公害和绿色食品生产标准进行,是蓬溪优势特色农产品和农业“原生态、标准化、品牌化、集约化”的具体体现,色、香、味、形俱佳。蓬溪仙桃成熟期主要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末,占总产量的70%,比其它地区的同一品种早熟10天以上,上市时间早;蓬溪仙桃极耐贮运,货架期长达15天;蓬溪仙桃外形优雅、果大,一般单果重200余克,最大果重420克,同时具有色泽鲜艳、白里透红、自然芳香、清脆可口等特点。据四川农业大学测定,蓬溪仙桃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达15.1%,富含多种人体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特别对增加人体血红蛋白数量和养血美颜有奇特作用,是真正的绿色原生态食品。[7]

蓬溪青花椒

蓬溪青花椒,四川省蓬溪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蓬溪青花椒属纯原生态调味品,其风味独特、青香可口、麻味纯正、留香久长,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具有开胃健脾、温中、散寒、操湿、杀虫、行气止痛的功能、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增强人体体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高级调味品。

2013年09月26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蓬溪青花椒”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蓬溪矮晚柚

蓬溪矮晚柚,四川省蓬溪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蓬溪矮晚柚果形美观、品质优良,肉质脆嫩、多汁化渣,甜酸适度、香气浓郁;成熟特晚、错季销售,春节成熟(第二年1~2月),2~5月销售,可填补市场的空白;矮晚柚树冠矮小紧凑,叶色浓绿、四季常青,洁白花瓣芳香,果子留树时间长,果子挂到第二年5~6月不掉果。

2016年3月31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蓬溪矮晚柚”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风景名胜

概述

蓬溪旅游资源丰富。境内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分别为:高峰山古建筑群、宝梵寺、鹫峰寺塔、蓬溪奎塔、慧严寺大殿、金仙寺大殿。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中国红海生态旅游景区,还有赤城湖、旷继勋公园、常乐寺、高洞庙等景点。

中国红海生态旅游景区

高峰山

高峰山,又名高凤山,位于蓬溪县城北25公里,属文井镇所辖,地处蓬溪、射洪、西充三县交界处。

高峰山建筑群均属清代至民国初年建筑,建筑占地50余亩,建筑面积5200余平方米,按先天八卦中的乾、坤、坎、离四大主卦结构布局,深蕴道妙玄机,自成迷宫仙境。它与坐落于高峰山西北山麓的高达36米的老子石雕塑像并称为“高峰奇观,天下双绝”。

2013年3月5日,高峰山古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梵寺

宝梵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省蓬溪县宝梵镇宝梵村境内,始建于北宋,称罗汉院。宋英宗赵曙赐名,义为“佛中之圣,梵中之宝”。明景泰元年重建。建筑面积为1852平方米,大雄殿气宇轩昂,蔚为壮观,建国后古建筑学者赞其“设计精细,结构严谨,形式美观,基础牢固”,誉为明代中期建筑的佳作。

宝梵寺,大雄宝殿内87幅、181.5平方米壁画中外驰名,宗教界尊此画为禅宗秀迹,绘画界赞美有画圣吴道子笔意,文博界誉为蜀中明代壁画代表作,群众敬之为仙画。《中国绘画史》、《中国名胜词曲》、《中国建筑工艺辞典》、《艺苑掇英》、《世界美术集粹》(日本编著)等十余种辞书对此壁画均有文字记载,明代成化二年,再染塑粉绘,遂成誉满海内外的宝梵寺壁画。有殿阁五重。现大雄殿存明代佛教故事《西方镜》彩绘壁画十幅,为明代壁画代表作,壁画笔力遒劲深厚,色彩鲜艳明丽,颇似唐著名画家吴道子笔意,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因其艺术价值极高而蜚声海内外。

2006年5月25日,宝梵寺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梵寺

常乐寺

常乐寺,位于四川省蓬溪县常乐镇黄龙山麓。一说建立于东汉末年,正史记载该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十二(638)年,开山祖师海现和尚。后因兵祸毁废,五代北南宋朝基址仅存,于明朝宣德年间(1426-1436)年镜影和尚重建,明朝、清代、民国时期皆有续建。常乐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鹫峰寺塔

鹫峰寺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四川省蓬溪县赤城镇白塔街,建于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

塔坐西向东,为方形十三级楼阁式塔,砖石结构,通高36米,底层边长5.7米,分为塔基、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方形须弥座塔基高0.85米。塔身每层各面分为三间,砖砌仿木倚柱、斗栱等。砖叠涩塔檐出檐较大,角部有明显起翘。塔身二层以上每层各面均开佛龛三个,以供佛像和采光、通风。塔内攀石阶可盘旋至顶。各层塔室均辟佛龛,龛壁彩绘背光、祥云。塔刹为宝瓶葫芦顶。蓬溪白塔体态高大,各层外观均采用仿木作工艺,历800余年,仅各层塔檐有局部损伤,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技术水平。

鹫峰寺塔是四川省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地面古建筑之一,它的建筑风格、修建技术、力学结构得到了历史学家、建筑学家的高度评价,被收录进建筑学泰斗梁思成先生的《中国建筑史》。

2006年5月25日,鹫峰寺塔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蓬溪奎塔

蓬溪奎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名鳌峙阁、奎阁,位于蓬溪县城奎阁公园内。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490平方米,建筑面积106.64平方米,通高25.53米。

奎塔建于清嘉庆六年(1801年),为五重檐八方形穿斗式与抬梁式结合造型的木结构建筑。奎塔由塔基、塔身与塔顶组成,通高25.53米。塔身为正八边形,共五层,结构简洁、功能实用,外形美观,是历代备受赞誉的著名人文景观。奎塔建成迄今200余年,除各层屋面间有局部破损,梁架结构自身无重大损坏,现仍被充分使用,是我国传统建筑技术和艺术的结晶,其建筑原始形式保存完好,是古建筑研究、断代、鉴定不可多得的范本。

奎塔柱础、撑栱、雀替、角梁端头全部为圆雕或浮雕人物、瑞兽、花草。造型丰富,题材多样,工艺水平极高,是传统工艺美术研究的珍贵素材。奎阁主祀奎星,反映了中国劳动人民追求文运昌盛的美好愿望。旧时各地多有类似建筑,但现在如蓬溪奎塔保存完好的甚少。在川中遂宁地区,蓬溪奎塔是该类建筑仅存的代表作。

奎塔作为本地的人文景观,高阁入云,溪水环绕,“鳌峙流泉”历来是蓬溪县城最负盛名的八景之一。目前,蓬溪已建成以奎塔为主题的“奎阁公园”。

2013年3月5日,蓬溪奎塔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城湖

赤城湖风景名胜区位于蓬溪县城西2公里处,水面面积7000余亩,有半岛及湖心岛100余座。四周依山傍水,竹林农舍,水鸟纷飞,景色俱佳。享有“川中明珠”、“小西湖”等美誉。

以此为依托,以书法文化为主题的“赤城湖·中国书法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基地”项目座落于此。

中国红海

中国红海生态旅游景区位于四川蓬溪县宝梵镇华山村红星水库—华莲寺片区,以红星水库为核心,占地面积约8.01平方公里,总投资12亿元,集宗教朝圣、旅游度假、运动体验、休闲娱乐、婚庆养生、生态宜居于一体,有宝梵寺、龙洞古镇、苦竹湾、彩叶林植物园、路亚基地、青龙湖等景观20多处。

旷继勋公园

旷继勋公园是四川省的著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公园于2009年6月建成,以旷继勋纪念馆为中心,以广场、书法、国防教育基地为副中心,共占地140亩。蓬溪县人民为了纪念共产党员旷继勋同志在1929年6月29日建立四川第一个苏维埃县政府,以及他为革命奉献一生的高尚品质而修建的。开园以来,已经成为四川各阶层的人民特别是青少年学习爱国知识,树立人生信念的重要场所之一。

旷继勋牛角沟起义遗址

旷继勋牛角沟起义遗址位于蓬溪县大石镇,1929年6月29日旷继勋率部3000余人在大石镇牛角沟宣布起义,并打出"中国工农红军四川第一路军"旗帜,起义军攻占县城后宣布成立四川省第一个红色政权——蓬溪县苏维埃政府。2009年9月10日,旷继勋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景区内有旷继勋起义遗址、红星广场、烈士纪念碑、红军新村、农耕文化陈列馆等,景区被列为遂宁市党性教育基地。

奎阁广场张鹏翮雕像

川中大乐

川中大乐为民间大型打击乐。原名“蓬莱大乐”。流行于遂宁市及边沿地带。20世纪初,四川的中江、金堂、蓬溪、射洪、南充诸县十分兴盛。

川中大乐由两组组成:主乐组有脚盆鼓、大钹、大马锣、饶钵、钗子、苏钵、苏钗、铛铛、铙铙等。辅乐组演奏时,两组乐队重叠交替,阵容庞大,场面壮观,少则几十人,多则上千人,曲牌有“云顶翻”、“凤点头”、“扑灯蛾”、“牵藤藤”等十多种。

彩莲船

彩莲船亦称“划旱船”、“花船”,大都在春节期间和大型文艺活动中表演。由幺姑、艄翁两人表演。随着锣鼓,艄翁随后划船上场,两人边歌边舞,配合默契,组成轻松欢乐的双人歌舞。

彩莲船的表演主要是模仿水上行船的动作。么姑的舞蹈动作可概括为四句话:“手腕摇,腿下颤,腰要勤,身拔高”,艄公的舞蹈动作如“划船步”、“吸腿划船”等,贯以川剧中矮子的身法,与么姑的行舟飘游相呼应。舞蹈形象地表演船在水上,时而平水泛舟,潇洒飘逸;时而破浪行船,起伏浮沉。舞蹈以悠荡开始,又以悠荡结束。有浓郁的民间特色。

车车灯又称“逗么妹”、“跑旱船”。主要在春节前后演出。表演者3人,1人饰么妹,1人饰小花脸,1人饰车夫或艄翁。也有7人表演的,除上述3人外,增加4个手执灯笼的“报子”(打场人)。灯班均由乡村表演技艺较高的老艺人领头,串联一些爱玩灯的人,临时组成“车车灯”队,春节期间四处玩灯,春节一过即行解散。

“车车灯”的表演,先由小花脸手执花折扇跑场,逗出坐“彩车”、戴墨镜,手舞彩巾的么妹(多为男扮),然后即兴编唱各种与节庆、农事、民俗有关谐趣之词,以幽默逗乐为主。么妹在车船内手把车沿,随唱词作出前后仰俯摇摆动作,面露娇羞忸怩状。车夫或艄翁按曲调节拍作推车划船状。

小花脸领唱后,其他人帮腔伴唱。每唱完一段后,在锣鼓声中走“转元宝”、“挽蚂蚁”、“筛莲花”等传统套路变换队形。其表演技巧概括为“么妹要稳,花脸要逗”八字,唱段有超腔、数腔两部分。唱词多属上下结构,句句押韵,以7字句居多,常附加衬字、嵌词,唱腔为微式调,曲调重复演唱。伴奏乐器有二胡、月琴、三月、四胡、锣、鼓、四面板等。

洞经音乐

洞经音乐发源于蓬溪县,其创始者为刘安胜和卫琪。乾道四年(1168),在蓬溪县宝屏山(今赤城山)玉虚坛撰成《文昌大洞仙经》5卷,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因谈演《文昌大洞仙经》而形成了闻名中外的洞经音乐。洞经音乐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全人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鹫峰寺塔

送蛴蟆

每年的农历正月十四,蓬溪县新星乡,流传多年的地方特色民俗活动——送蛴蟆都会热闹上演。夜幕降临时,大人小孩成群结队举着自制的蛴蟆灯走出家门,将点亮的蛴蟆灯笼插在田间地头以赶走瘟疫,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新星乡蛴蟆节已被纳入四川省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14日,蓬溪县获评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2019年2月2日,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2020年3月31日,入选2019年度四川省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

2020年6月9日,获评四川省促进服务业发展工作先进县(市、区)党委、政府。

2020年7月29日,入选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命名名单。

2021年2月18日,入选“2020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

2021年2月,被评为2020年度四川省农村改革工作先进县(市、区)。[8]

2021年8月,入选2021—2023年度“四川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21年10月19日,入选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

参考资料

1.蓬溪县概况·蓬溪县人民政府

2.遂宁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1](第一号)·遂宁市人民政府

3.蓬溪县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蓬溪县人民政府

4.蓬溪县历史概述·蓬溪县人民政府

5.遂宁市人民政府 关于同意蓬溪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遂府函〔2019〕96号)·遂宁市人民政府

6.蓬溪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蓬溪县人民政府

7.蓬溪仙桃简介·蓬溪县人民政府

8.2020年度四川农村改革和农民增收工作先进县(市、区)名单出炉·四川省人民政府

关键词:蓬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