夔龙纹(古代传说中的奇异动物图腾)
夔龙纹古代传说中的奇异动物图腾
夔龙纹是传统装饰纹样,常见于古钟鼎器物上,主要流行于明、清景德镇瓷器上。夔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奇异动物,似龙而仅有一足;也有记载说是舜的二臣名,分别指乐官和谏官。
中文名夔龙纹
kuí lónɡ wén
中国
《说文解字》
解释
相传舜的二臣名。夔为乐官,龙为谏官。
《书.舜典》:"伯拜稽首,让于夔龙。"
孔传:"夔龙,二臣名。"
唐杜甫《奉赠萧十二使君》诗:"巢许山林志,夔龙廊庙珍。"后用以喻指辅弼良臣。
古器物上的夔龙纹饰。夔龙又称且角龙。
夔者,见于《书·舜典》、《国语·鲁语》、《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诸典中,或为乐官,或为木石之怪,或为国名。又作地名,...夔、夒,字形相近,义亦颇相似。
《说文》“夔,神魖也,如龙,一足。从夂。象有角、手,人面之形。”
青铜装饰
夔,形与龙相似,《韩非子》:“哀公问于孔子曰:‘吾闻夔一足,信乎?’曰:‘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通于声。’”;《说文解字》:“夔,神魅也,如龙、一足。”在青铜器上,凡是表现一只足的类似龙的形象,都称之为夔或夔龙,有的夔纹已演变为几何图形的装饰。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纹。后人便将青铜器表现一足的、类似龙的形象都称之为夔,纹饰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参考资料1.浅谈明清官窑中的夔龙纹 ·历史新知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