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额闭壳龟(龟科闭壳龟属动物)

黄额闭壳龟龟科闭壳龟属动物

黄额闭壳龟(俗名:海南闭壳龟;学名:Cuora galbinifrons;英文名:Indochinese Box Turt,为龟科闭壳龟属的爬行动物,又称梅花盒龟,花背盒龟,海南闭壳龟等,为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之一。分布于北部湾,尤其是越南北部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亦见于广西及老挝等地,但尚未确定是否存在于柬埔寨东北部。一般生活于山区的溪流中,但海南岛的黄额闭壳龟是生活于低地的。因陆栖性强,有部分学者认为应将黄额闭壳龟和黄缘盒龟列入Cistoclemmys属。黄额闭壳龟是杂食性的,圈养个体每次产一至三枚卵。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Phylum Chordata)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

爬行纲(Reptilia)

亚纲

无孔亚纲(Anapsida)

龟鳖目(Cheloia)

亚目

侧颈龟亚目(Pleurodira)

龟科(Emydidae)

亚科

淡水龟亚科(Batagurinae)

闭壳龟族

闭壳龟属(Cuora)

亚属

闭壳龟亚属

黄额闭壳龟C.galbinifrons

中文学名

黄额闭壳龟

中文别名

梅花盒龟,花背盒龟,海南闭壳龟等。

英文名

IndochineseBox Turtle

二名法

Cuora galbinifrons

分布

分布于北部湾,尤其是越南北部以及中国大陆的海南,亦见于广西及老挝等地,但尚未确定是否存在于柬埔寨东北部

简介

海南黄额闭壳龟Cuora hainanensis

黄额闭壳龟学名是Cuora galbinifrons,又称之为黄额闭壳龟等,为龟科闭壳龟属的爬行动物。有部分学者认为应将黄额闭壳龟和黄缘盒龟列入Cistoclemmys属。黄缘盒龟,黄额盒龟原本分在闭壳龟属,后来独立成盒龟属,但无论在国内国外都还存在一些争议,所以这两种龟另外一种叫法:“黄缘闭壳龟Cuora flavomarginata,黄额闭壳龟Cuora galbinifrons仍然在使用。是联合国《濒危野生动物名录》之一。

亚种

黄额闭壳龟黑腹亚种,即指名亚种(C.g.galbinifrons)在1939年由Bourret描述,但第一个个体几乎直到40年后才被进口到欧洲和美国。这个亚种发现于广西南部、海南岛、越南北部,大概也产于北老挝。其中海南的族群一度被认为是一个单独的物种,或至少单独的亚种。该亚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北部。

黄额闭壳龟布氏亚种(Cuora galbinifrons bourreti Obst&Reimann,1994)发现于越南中部、老挝南部和柬埔寨西北部。该亚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中部。

黄额闭壳龟图画亚种(Cuora galbinifrons picturata Lehr,Frit &Obst,1998)发现于越南南部和柬埔寨(除西北部外)。该亚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南部。[1]

特征

背甲高,有明显脊陵;头背淡黄或金黄,有棕色斑;背甲脊部棕褐,两侧黄色,杂有棕色点斑;腹甲棕褐,有少许浅黄斑点;腹甲大而平,前后两叶以韧带相连,向上闭盒于背甲;趾(指)间半蹼,尾短。

分布与习性

国内见于广东,广西,海南陵水县,乐东县,国外见于越南。栖息在山区溪流。黄额盒龟仅分布干热带地区,生活于丘陵山区及浅水区域,以肉食性饵料为主。对环境温度要求较高,适应能力差,环境改变,龟一般不进食。

繁殖

每年6~10月为繁殖期,卵白色,呈长椭圆形,直径3cm,长6cm,重12g左右。

保护等级

CITES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级,“三有”名录。栖息在山区溪流。

饲养

饲养环境

黄额盒龟属半水栖型龟类,饲养环境要布置成水陆式,水深不得高于其背甲高度的2/3,或龟在水中不漂浮为宜。也可将龟置于5厘米深的浅水中饲养,这样做的优点是无臭味,易消毒和清洗。

黄额盒龟通常都很胆小,难以饲养。野外捕获的黄额盒龟普遍存在拒食症。营造一个尽可能舒适的环境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让这些易于紧张的龟类远离交通繁忙的地区也是很重要的。

准备一处大的饲养场所,铺上苔藓或落叶和树皮(注意:切勿使用西洋杉和松树的树皮与木屑,这会引发龟类的疾病)。由于黄额盒龟需要高湿的环境,应保持苔藓的湿润。有些饲养者报告在饲养场所中种上植物会让这些龟很高兴。植物也有利于提高湿度。应该有供饮用和泡澡的小水塘。饲养场所内既要有凉爽荫蔽的地方,也要有日光照耀的温暖区域。推荐使用全光谱的爬虫灯,因为它有助于爬行动物的身心健康。

饲养温度

黄额盒龟在17度左右开始逐渐不食,22度左右少量进食、爬动,28度是最佳进食温度。因此,日常管理好坏,温度的掌握是关键。在饲养期间,尤其要注意温度的实始变化。特别是季节交换之际,温度不得相差5度以上,否则易患疾病。在气候温和的地区,如果能保持适当的温度,最好选择带围栏的户外饲养场地。

饲养管理

家庭饲养首先需要保温,温度范围在22-28℃。保温尽量与龟产地的气温相差不大,三四天后进行诱食,以蝗虫、鱼肉、虾肉、猪肉为主。诱食时要有耐心,切忌使龟受惊。日常投喂肉类、小昆虫类,辅以苹果、番茄。主要为肉食性。它们会进食一些水果和蔬菜,但更喜欢蚯蚓,蟋蟀和幼鼠。活饵可以诱使它们开食。少量的猫食也可为这些肉食的龟类所接受,而且这通常是拒食的龟所进食的第一种食物。有一位饲养者在投喂到蘑菇的时候,她的黄额盒龟才开食。每周一次往食物中添加钙以满足龟的需求,饲养场地中还应放置乌贼骨让龟来啃咬。

疾病治疗

病龟喜缩头,怕动,甲壳关闭,粪便稀软或呈粘液状。一旦发现病龟,应隔离加温喂养,温度控制在25℃以上,并喂些抗生素类药物。

雌雄鉴别

雌性龟体背甲较宽,尾短,泄殖腔孔距腹甲后缘较近;雄性龟体背甲较窄,尾长,泄殖腔孔距腹甲后缘较远。

威胁

黄额闭壳龟虽被列为极危物种,并是华盛顿公约附录2、越南红皮书物种,但仍面对野生个体被捕捉食用的威胁。中国是黄额闭壳龟主要的消费国,多用作食物和医药。除此之外,分布局限、生境的破坏、不易繁殖和捕捉作宠物等问题也令黄额闭壳龟数量锐减。

背景资料

黄额闭壳龟的人工饲养十分困难,因此龟种适应环境能力欠佳,且十分神经质,提高了饲养的难度。日本第一个成功驯养和繁殖该物种的动物园是札幌市丸山动物园。而香港动植物公园亦有饲养黄额闭壳龟。

参考资料

1.黄额闭壳龟·行者物语

关键词:黄额闭壳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