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盲蛇(有鳞目盲蛇科动物)

大盲蛇有鳞目盲蛇科动物

大盲蛇(学名:Typhlops diardii)是盲蛇科、盲蛇属的爬行动物。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缅甸、中印半岛北纬16°以北的地方以及大陆的海南、云南等地,生活习性为穴居。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越南南部。

中文名

大盲蛇

拉丁学名

Typhlops diardii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蛇亚目

爬行纲

有鳞目

盲蛇科

盲蛇属

分布区域

高屏地区

形态特征

背面棕褐色,有光泽,腹面灰棕色杂有黄色。吻部圆形,吻鳞大,在头部背面明显可见,宽为头宽的1/3以上;额鳞小;鼻鳞大,不全裂,在吻鳞两侧,鼻孔侧向;上唇鳞4片;眼小,与第三、四枚上唇鳞相接;口在腹面开裂成新月形;整体被圆鳞,呈覆瓦状排列,环体一周鳞片24-28行;腹鳞358-360;尾下鳞13-14;绿极短而圆,尾端尖出成刺。[1]

栖息环境

一般生活于潮湿疏松的土壤中,在农田、菜地、倒木树干中,亦可见于石块下。营穴居生活,夜间活动。以食蚯蚓、白蚁昆虫等为主。卵胎生。

分布范围

国内分布:海南(尖峰岭)、云南(西双版纳、孟连、勐养、陇川、勐腊、绿春、河口)。

国外分布:印度(阿萨姆),孟加拉国,缅甸及中印半岛北纬16°以北的地方。

参考资料

1.大盲蛇·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

关键词:大盲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