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言危行(汉语成语)

危言危行汉语成语

危言危行(wēi yán wēi xíng),汉语成语。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指正直的言行。出自《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

中文名

危言危行

外文名

honest talk and action

拼音

wēi yán wēi xíng

出处

《论语·宪问》

释义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用法

谓语

解释

危言危行

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成语出处

【成语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宪问》:“邦有道,危言危行。”[2]

例句

1,晋·陈寿《三国志·魏书·杜畿传》:“当官不挠贵势,执贫不阿所私,危言危行以处朝廷者,自明主所察也。”

2,身为国家的公务员,一定要危言危行,注意自己的生活工作作风,为百姓做好榜样,这样才能为百姓服务。

3,中国人眼中,容得下小聪明,却容不下大智慧,容得下阿谀奉承,却容不下危言危行。

辨析

容易误认为是“害怕发表言论,不敢说话”或“危险的言论和行为”

[注]行、孙,并去声。《四书集注》/(宋)朱熹 注;王浩 整理。-南京:凤凰出版社,2005.5

参考资料

1.危言危行释义·在线汉语字典

2.成语出处·成语大全网

关键词:危言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