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丰县(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

江西省宜丰县位于赣西北九岭山脉南麓

始建于三国黄武年间,建县1800年,国土总面积1935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场),人口30万,因“炎凉适宜、物阜民丰”而得名。地貌构成为“七山半水分半田,一分道路和庄园”,是中国竹子之乡、猕猴桃之乡、白颈长尾雉之乡、南方红豆杉之乡,全国文明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卫生县城、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县。

行政区类别

县市

所属地区

中国华南

地理位置

江西省

面积

1935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

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

中文名称

宜丰县

人口

26万

2减排275.5吨。

县情概况

在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国、继属越国,再属楚国。秦始皇二十年(前226),宜丰属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九江郡一分为三,其一为豫章郡,领辖18个县,宜丰则属其中的建城县。到三国吴大帝黄武年间(公元222—229年),始建宜丰县,以后兴废多次,到宋太平兴国六年(981)以宜丰旧地立新昌县。民国3年(1914年),因与浙江省的新昌县同名,又复名宜丰县,至今已有1770多年的历史。

在这1935平方公里的空间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万物宜生。经过历代劳动人民的艰辛奋斗,创造出丰厚的物质文明。宜丰是当代中国的竹子之乡、猕猴桃之乡,为全国乡镇企业发展百强县、优质米生产基地县、稀有金属重点县。全县总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1.2%。东西长71公里,南北宽51公里,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高度在45米至1480米之间,全境状似一个东西向的“棱形”。全县常态地貌构成大致是“七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的格局。该地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气候区,气候四季分明,炎凉适宜,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全年平均气温为17.2℃,年平均降水量约为1800毫米,1998年降水量2370毫米,为建国以来最多的一年。平均无霜期260天,年总积温6255℃,具有典型的亚热带湿润气候特色。

参考资料

1.宜丰简介·宜丰县人民政府

关键词:江西省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