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市(山西省的西南部、运城市的西北角)
河津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角,黄汾两河交汇处,辖5乡2镇2个街道办事处148个行政村,国土面积593平方公里,总人口40万(乡村人口20.7万、城镇人口19.3万),耕地35万亩(水浇地29万亩、旱地6万亩)。
中文名
河津市
Hejin City
古耿、耿城、耿都、耿乡
中国,山西省
城关镇、樊村镇、清涧镇、赵家庄乡、小梁乡、柴家乡、下化乡、僧楼乡、张吴乡、黄村乡、阳村乡
593
357499人(1998年)
运城市西北部
卜干夏墓,司马迁坟,王通弹琴山
运城关公机场
0359
043300
城区街道
河津站
县级市
中原官话【汾河片】
晋M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2个街道、2个镇、5个乡
薛仁贵寒窑、真武庙(九龙庙
043300
0359
县级市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中原官话汾河片
593平方公里
38.9万人(2011年)
历史沿革
河津市,古称耿。
公元前1525年商祖乙曾迁都河津。公元前611年春秋时期,晋献公灭耿,把耿地赐给大夫赵夙为采邑。战国时,邑地属魏国皮氏。公元前211年,秦置皮氏县,属河东郡。汉天凤元年(公元14年)更名延平县,东汉时复为皮氏县。三国时属平阳郡管辖。北魏真君七年(446年)改为龙门县,宋宣和二年(1120年)改为河津县。
1958年划归稷山县,1962年复为河津县。1994年1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河津县,设立河津市。1998年底全市总人口为357499人。
2000年,河津市辖3镇8乡:城关镇、樊村镇、清涧镇、赵家庄乡、小梁乡、柴家乡、下化乡、僧楼乡、张吴乡、黄村乡、阳村乡。总人口368572人,各乡镇人口:城关镇54365清涧镇24373樊村镇46110小粱乡31441柴家乡28688黄村乡22218赵家庄乡30811张吴乡15929僧楼乡33698下化乡22326阳村乡22372山西铝厂虚拟镇36241(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自然环境
河津市境内交通四通八达,水陆两便。209国道纵贯南北,108国道横穿东西。三条运煤专线(龙虎公路、上山公路、上固公路)公路,昼夜车辆川流不息。稷西、万苍、东张三条公路干线现已全面贯通。已实现乡乡村村通油路。侯(马)西(安)铁路贯穿全境,境内铁路长28公里。
河津市共有土地870154.3万亩,其中农用地403484.4万亩,含耕地35635.7万亩,林地32385.1万亩,园地14767.0万亩,牧草地16.6万亩,建设用地135678.0万亩,含居民点及工矿用地115013.7万亩,交通用地20664.3万亩,未利用地229477.2万亩,水域用地101514.7万亩。
黄河北出龙门顺西缘流长15公里,年平均水流量为336.9亿立方米。汾河千里东来齐腰横贯,流经黄村乡、柴家乡、城关镇和阳村乡西入黄河,年平均流量为14.6亿立方米。泉水主要有遮马峪、瓜峪、神峪,俗称三峪,三峪总流量为0.268立方米,年经流量为940万立方米。洪水流量丰年为1377万立方米,枯水年为590万立方米。
河津市于山陕高原,属温带大陆性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温凉温润,冬季寒冷多风,春夏多东南风,秋冬多西北风,全年平均气温13.5度左右,全年平均降水量544.9毫米左右,无霜期一般为200天左右。
河津市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煤炭、硫铁矿、石灰石等。煤田面积为2268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7亿吨左右,硫铁矿探明的面积为8.3平方公里,储量为2268万吨。石灰石储量在20亿立方米以上。还有铁矿石、沙等。
参考资料
1.河津市 ·华夏经纬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