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抉择(美国1982年艾伦·帕库拉导演执导的电影)
《苏菲的抉择》是由Incorporated Television Company等公司出品,由艾伦·帕库拉导演执导,于1982年12月8日在美国上映。由凯文·克莱恩、梅丽尔·斯特里普等主演的爱情片。影片讲述了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出来的波兰女性苏菲,认为自己害死了家人而无法原谅自己,最终在巨大的精神压力下和同居男友双双自杀的故事。
中文名苏菲的抉择
Sophie's Choice
索菲的抉择、苏菲亚的选择、苏菲的选择、苏菲亚的抉择
爱情、剧情
ITC(英国)等
美国、英国
环球影业(美国)等
艾伦·帕库拉
艾伦·帕库拉
艾伦·J·帕库拉等
凯文·克莱恩、梅丽尔·斯特里普、彼得·迈克尼克尔
150
对白语言英语、波兰语、德语
彩色
USA:R
tt0084707
1982年
1200万美元
1982年12月8日(美国)
角色演员
苏菲
梅丽尔·斯特里普
纳森
凯文·克莱恩
斯丁格
彼得·迈克尼克尔
Librarian
约翰·罗斯曼
Yetta
Rita Karin
Larry
Stephen D. Newman
Leslie Lapidus
Greta Turken
Morris Fink
Josh Mostel
Astrid Weinstein
Marcell Rosenblatt
Moishe Rosenblum
Moishe Rosenfeld
Lillian Grossman
Robin Bartlett
Polish Professor
Eugene Lipinski
Dr. Blackstock
Joseph Leon
English Teacher
David Wohl
Woman in English Class
Nina Polan
Man #1 in English Class
Alexander Sirotin
Man #2 in English Class
Armand Dahan
Reporter
Joseph Tobin
Bellboy
Cortez Nance
Rudolf Hoess
Günther Maria Halmer
SS Doctor
Karlheinz Hackl
Frau Hoess
Ulli Fessl
Emmi Hoess
Melanie Pianka
Prisoner at Shower
Eugeniusz Priwieziencew
Prisoner-Housekeeper
Krystyna Karkowska
Wanda
卡特琳娜·塔巴赫
Josef
Nedim Prohic
Sophie's Child
Adrian Kalitka
Hoess's Aide
Peter Wegenbreth
German Child
Marko Zec
Sophie's Father
Ivica Pajer
Sophie as a Child
Michaela Karacic
Narrator
Josef Sommer
Female SS Guard
Vida Jarman
演员
苏菲
梅丽尔·斯特里普
纳森
凯文·克莱恩
斯丁格
彼得·迈克尼克尔
Librarian
约翰·罗斯曼
Yetta
Rita Karin
Larry
Stephen D. Newman
Leslie Lapidus
Greta Turken
Morris Fink
Josh Mostel
Astrid Weinstein
Marcell Rosenblatt
Moishe Rosenblum
Moishe Rosenfeld
Lillian Grossman
Robin Bartlett
Polish Professor
Eugene Lipinski
Dr. Blackstock
Joseph Leon
English Teacher
David Wohl
Woman in English Class
Nina Polan
Man #1 in English Class
Alexander Sirotin
Man #2 in English Class
Armand Dahan
Reporter
Joseph Tobin
Bellboy
Cortez Nance
Rudolf Hoess
Günther Maria Halmer
SS Doctor
Karlheinz Hackl
Frau Hoess
Ulli Fessl
Emmi Hoess
Melanie Pianka
Prisoner at Shower
Eugeniusz Priwieziencew
Prisoner-Housekeeper
Krystyna Karkowska
Wanda
卡特琳娜·塔巴赫
Josef
Nedim Prohic
Sophie's Child
Adrian Kalitka
Hoess's Aide
Peter Wegenbreth
German Child
Marko Zec
Sophie's Father
Ivica Pajer
Sophie as a Child
Michaela Karacic
Narrator
Josef Sommer
Female SS Guard
Vida Jarman
制作人 | 艾伦·J·帕库拉、Keith Barish、William C. Gerrity、Martin Starger |
导演 | 艾伦·J·帕库拉 |
副导演(助理) | Michea Caye、Alex Hapsas、塞尔吉奥·米米卡-戈赞、Joseph Ray |
编剧 | 艾伦·J·帕库拉、威廉·斯泰伦 |
摄影 | 纳斯托·艾尔孟德罗斯 |
配乐 | 马文·哈姆利奇 |
剪辑 | Evan A. Lottman |
选角导演 | Alixe Gordin |
艺术指导 | George Jenkins |
美术设计 | John Jay Moore |
服装设计 | 艾伯特·沃斯基 |
布景师 | Carol Joffe[2] |
角色介绍
斯丁格
演员 彼得·迈克尼克尔
斯丁格是影片中故事的叙述者。他从南方来到纽约,理想是成为伟大的小说家,自信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想要的一切。在与苏菲的接触当中,慢慢地爱上了苏菲。在看到苏菲遭受纳森的暴力之后,一心想要带苏菲离开纳森,但最终没能挽救苏菲。
苏菲
演员 梅丽尔·斯特里普
苏菲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波兰女人。她因为私藏火腿而被纳粹逮捕,送入集中营,她在那里失去了两个孩子,自己侥幸活了下来,移民到美国布鲁克林,与犹太知识分子纳森同居。因为自己内心的愧疚,她忍受犹太人纳森的虐待,并最终和纳森服毒自杀。
纳森
演员 凯文·克莱恩
纳森是一个犹太知识分子,多才多艺。二战期间,他在纳粹党迫害下,精神备受创伤,以至人格畸变。他在精神正常的时候与苏菲恩爱有加,不正常的时候虐待殴打苏菲,最终与苏菲双双服毒自杀。
霍斯
Günther Maria Halmer
霍斯是纳粹集中营的德军长官,冷漠严肃,无情的执行上级的命令。因为苏菲的能力而招募苏菲作为他的打字员,后对苏菲举止暧昧,想与苏菲发生关系未果。
以上内容参考资料来自[2]
曲目其他信息
Love Theme
Stingo, Polish Lullaby
Train Ride to Brooklyn
Nathan Returns
Returning the Tray
Southern Plantation
Coney Island Fun
I'll Never Leave You
Songs Without Words: Op. 30, No. 1
Stingo and Sophie Together
Emily Dickinson
Ample Make This Bed
艺人: Marvin Hamlisch
Aren't All Women Like You?
End Credits
唱片公司: Southern Cross
Rite on the Brooklyn Bridge
发行时间: 1984年01月01日
获奖记录
其他信息
Love Theme
Stingo, Polish Lullaby
Train Ride to Brooklyn
Nathan Returns
Returning the Tray
Southern Plantation
Coney Island Fun
I'll Never Leave You
Songs Without Words: Op. 30, No. 1
Stingo and Sophie Together
Emily Dickinson
Ample Make This Bed
艺人: Marvin Hamlisch
Aren't All Women Like You?
End Credits
唱片公司: Southern Cross
Rite on the Brooklyn Bridge
发行时间: 1984年01月01日
颁奖典礼 | 奖项名称 | 获奖人、获奖影片 |
1983年第55届奥斯卡金像奖 | 最佳改编剧本 | 艾伦·J·帕库拉(提名) |
最佳摄影 | 纳斯托·艾尔孟德罗斯(提名) | |
最佳服装设计 | 艾伯特·沃斯基(提名) | |
最佳配乐 | 马文·哈姆利奇(提名) | |
最佳女主角 | 梅丽尔·斯特里普(获奖) | |
1983年第40届美国金球奖 |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女主角 | |
电影类-剧情类最佳影片 | -- | |
电影类-最佳男新人 | 凯文·克莱恩(提名) | |
1984年第37届英国电影和电视艺术学院奖 | 电影奖-最杰出电影新人 | |
电影奖-最佳女演员 | 梅丽尔·斯特里普(提名) | |
1984年第7届日本电影学院奖 | 最佳外语片 | 艾伦·J·帕库拉(提名)[3] |
主创单位
制作公司 | 1、Incorporated Television Company(英国) 2、Jadran Film(克罗地亚) |
发行公司 | 1、CBS/Fox Video(比利时) 2、CBS/FOX(美国) 3、CBS Television Network(美国) 4、Maple Pictures(加拿大) 5、Associated Film Distribution(美国) 6、Editora Europa(巴西) 7、环球影业(美国) 8、Versatil Home Video(巴西) |
上映时间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美国 | 1982年12月8日(限定) |
加拿大 | 1982年12月10日 |
巴西 | 1983年1月14日 |
西班牙、美国 | 1983年3月4日 |
挪威 | 1983年3月13日 |
澳大利亚、丹麦 | 1983年3月25日 |
法国 | 1983年3月30日 |
芬兰、瑞典、希腊 | 1983年4月1日 |
英国 | 1983年4月14日 |
乌拉圭 | 1983年4月18日 |
荷兰 | 1983年4月21日 |
墨西哥 | 1983年4月28日 |
爱尔兰 | 1983年4月29日 |
比利时 | 1983年5月5日(根特) |
意大利、西德 | 1983年5月6日 |
阿根廷 | 1983年8月18日 |
葡萄牙 | 1983年8月25日 |
日本 | 1983年10月15日 |
匈牙利 | 1985年10月3日 |
法国 | 2013年6月19日(重映)[4] |
幕后花絮
1、《苏菲的抉择》正式开拍前,帕库拉想邀请欧洲女演员出演女主角苏菲,演员高蒂·韩对这个角色也很有兴趣。帕库拉最后还是选择了美国女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
2、为了演好苏菲,斯特里普特地进语言学校,接受了为期两个月的德语和波兰语的语音训练。并严格控制自己的饮食,使体重骤减6公斤。
3、为了增强真实感,不少场面,例如主人公在集中营受折磨的场面,都是在德国南方的原集中营旧址与营房拍摄的,采用原始的营房布置和自然光照明。[5]
影片评价
节奏很慢,但是会让人记住战争给人带来的创伤。男女主角各自因为不幸的过去而一起依靠,并且最后共同走向永恒的美好也是正常的。永远记住战争的可怕吧,有时候不能让TZ者一直挑战你的底线,否则就会像历史上的情况。[6](时光网评)
这是一部把痛苦拍成了诗的电影。苏菲的欲望源自回忆的痛苦和过往的折磨,内森的疯狂源自对生活的热情和精神分裂的痛苦。他们在这冰冷的世界翩翩起舞,像两团烈火,燃烧着走向死亡。 经历着极度痛苦折磨的人啊,世界。[6](时光网评)
大概有些痛苦和悲伤只有和疯子在一起才能暂时的忘记。[6](时光网评)
当只能用癫狂来忘记曾经难以抹去的过去,结果只能是一个。有时候你只有一个选择,而这正是你走向不归路的开始。[6](时光网评)
参考资料1.剧情简介 ·时光网
2.苏菲的抉择-演职员表 ·时光网
3.苏菲的抉择-获奖记录 ·时光网
4.苏菲的抉择-更多资料 ·时光网
5.幕后揭秘 ·1905电影网
6.电影评价·时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