跛(汉语汉字)
跛汉语汉字
“跛”有两种读音:“bì”和“bǒ”。“跛[bì] ”是站立时重心放在一只脚上,在古人看来是对人很不恭敬的一种站姿;“跛[bǒ]”是腿或脚有病,跛脚的人很难站正。
中文名跛
bǒ
腿或脚有毛病
《说文》
Lame
词组
跛鳖千里
《淮南子·说林训》:“跬步不休,跛鳖千里。”意思是跛脚的鳖也能行走千里。比喻只要不懈地努力,即使条件很差,也能取得成就。
跛bì 1.站立时重心偏于某一足上。古时认为是一种不恭敬的举止。
汉英互译
◎跛
lameness
集汇
【酉集中】【足字部】
〔古文〕?【唐韵】布火切【集韵】【韵会】【正韵】补火切,从音播。【说文】行不正也。一曰足排之。【篇海】足偏废。【易?履卦】跛能履。【礼?问丧】跛者不踊。【谷梁传?成元年】衞孙良夫跛。 又【广韵】【集韵】【韵会】彼义切【正韵】兵媚切,从音贲。偏任也。【礼?曲礼】立毋跛。【注】跛,偏也。又【礼器】有司跛倚以临祭。【注】偏任为跛,依物为倚。 又【集韵】滂禾切,音颇。人名。【类篇】楚有薳跛。
相关谜语
“跛”为谜底的谜语
彼此各取一半(打一字)
古籍解释
康熙字典
〔古文〕㝿《唐韵》布火切《集韵》《韵会》《正韵》补火切,?音播。《说文》行不正也。一曰足排之。《篇海》足偏废。《易·履卦》跛能履。《礼·问丧》跛者不踊。《谷梁传·成元年》衞孙良夫跛。
又《广韵》《集韵》《韵会》彼义切《正韵》兵媚切,?音贲。偏任也。《礼·曲礼》立毋跛。《注》跛,偏也。
又《礼器》有司跛倚以临祭。《注》偏任为跛,依物为倚。
又《集韵》滂禾切,音颇。人名。《类篇》楚有薳跛。
参考资料1.跛·汉典
2.跛·新华字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