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海南省辖县级市)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五指山南麓,山清水秀,风景秀丽。地处海南省南部内陆,介于北纬18°23′-18°53′,东经109°21′-109°48′之间,东接陵水县,南邻三亚市,西连三亚市、乐东县,北依五指山市、琼中县。县境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54公里,总面积1166.6平方公里,占海南省陆地总面积的3.42%。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56018人。黎族苗族为保亭县世居民族,截至2012年3月底,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口17.03万人,其中黎族占总人口的59.9%,汉族占总人口的33.4%,苗族占总人口的4.1%,其他民族占总人口的2.6%。
2020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5.6亿元;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4.0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3.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亿元;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和8.3%。民生领域累计完成投入27.56亿元,占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0.5%,比上年提高4.5个百分点。
中文名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
Baoting
宝停
自治县
中国,海南省
海南岛中南部
1166.6平方公里
6镇3乡
保城镇
0898
邮政区码572300
热带季风气候
和坊茶楼、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等
三亚站、陵水站
琼D
海南话、黎语、苗语
55.6亿元(2020年)
156018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
位置境域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位于海南省南部内陆五指山南麓,北纬18°23′-18°53′,东经109°21′-109°48′,东接陵水黎族自治县,南邻三亚市,西连三亚市、乐东黎族自治县,北依五指山市、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县境东西宽49公里,南北长54公里,总面积1153.24平方公里,占海南省陆地总面积的3.4%。县城建成区面积5.45平方公里。
气候
保亭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热量丰富,长夏无冬,年平均气温20.7-24.5℃,冬季温暖如春,夏无酷暑。雨量充沛,年降雨量达1800-2300毫米,负氧离子浓度在每立方厘米8200个以上,可谓“温而不热、凉而不寒、爽而不燥、润而不潮”。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风光人口民族
人口
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15.19万人,比上年增长0.7%。其中,0-14岁2.74万人,15-64岁11.27万人,65岁以上1.18万人。城镇化率为39.5%。
公安部门数据显示,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户籍人口1678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6042人,乡村人口111774人。计生部门数据显示,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出生人口1911人,其中男孩984人,女孩927人。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口出生率为12.31‰,自然增长率为6.5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15(女孩为100)。
2019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15.45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0-14岁2.85万人,占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18.45%;15-64岁11.19万人,占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72.4%;65岁以上1.41万人,占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9.13%。城镇人口6.28万人,农村人口9.17万人,城镇化率为40.6%。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户籍人口168208人,其中城镇人口56149人,乡村人口112060人。计生部门数据显示(计生年口径),出生人口1827人,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口出生率为11.4‰,比上年同期下降0.1%;自然增长率为5.7‰,同比下降0.2%。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6(女孩为100),同比下降3%。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常住人口为156018人。
民族
黎族苗族为保亭县世居民族,截至2012年3月底,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口17.03万人,其中黎族占总人口的59.9%,汉族占总人口的33.4%,苗族占总人口的4.1%,其他民族占总人口的2.6%。
第一产业
2019年以来,农业经济面对“非洲猪瘟”、水果“小年”等农业发展不利因素,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2019年农业增加值(含农林牧渔服务业)19.4亿元,同比增长2.0%。
种植业方面:种植业实现12.93亿元,增长5.0%。主要粮食总产量2.26万吨,同比下降0.5%。水果总产量5.65万吨,同比增长1.1%,比上年同期收窄2.4个百分点。槟榔产量实现2.23万吨,同比增长6.7%,比上年同期收窄0.9个百分点;
林业方面:增加值实现2.11亿元,增长2.9%,同比收窄0.6个百分点。其中橡胶总产量实现1.97万吨,同比增长4.7%,比上年同期增加4.3个百分点;
畜牧业方面:增加值实现3.33亿元,下降12.5%。与上年同期相比减少18.3个百分点。其中生猪受“非洲猪瘟”yq影响,与上年同期相比出栏量大幅减少,由年出栏量15.6万头减少为9.43万头,下降幅度达39.6%。活家禽出栏量154.38万只,同比增长9.3%;
渔业方面:渔业增加值实现0.2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与上年同期持平;
农业服务业方面:增加值实现0.83亿元,增长6.2%,比上年同期收窄2.0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
2019年,保亭县工业增加值实现0.95亿元,增长8.7%;建筑业实现5.52亿元,增长4.2%,占第二产业比重85.4%。全社会用电量实现25437.3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0.7%,比上年同期相比增加8个百分点。其中行业用电17710.9万千瓦时,增长22.1%。生活用电7726.4万千瓦时,增长17.8%;从行业来看,第一产业用电量406.4万千瓦时,增长1.2%。第二产业用电量4773.1万千瓦时,增长97%。第三产业用电量12531.4万千瓦时,增长7.3%;从城乡居民用电量来看,城镇用电量1866.3万千瓦时,增长12.5%。农村居民生活用电5860万千瓦时,增长19.6%。
第三产业
2019年,保亭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7.36亿元,增长5.5%,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2个百分点。
2019年,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00.89亿元,同比下降5.1%。其中储蓄存款63.4亿元,增长1.5%;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0.59亿元,增长12.9%。其中中长期贷款余额26.8亿元,增长8.5%。短期贷款余额3.79亿元,增长58.1%。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有各级各类学校98所,其中:完全中学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初级中学9所(含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其中1所民办1所)、完全小学30所,教学点22个,幼儿园35所(其中民办幼儿园24所)。现有中小学在校生21693人,其中普通高中在校学生2390人,初中在校生5442,小学在校生13861人。幼儿在园人数6462人,中职学校在校生172人。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公办学校、幼儿园共有教职工1980人,其中专任教师1871人,职工109人。专任教师中,幼儿园专任教师111人,小学专任教师1045人,初中专任教师511人,普通高中专任教师170人,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34人。
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学前三年儿童受教育率84.8%,高中毛入学率55.91%,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3.6%。
2019年,保亭县共有小学30所,招生2351人,在校小学生13953人;小学专任教师1022人,同比下降1.4%;适龄儿童入学率99.95%。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普通中学10所,普通初中招生2193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数508人,初中在校学生6328人,同比增长7%。适龄少年入学率90.04%,毛入学率102.02%,分别增长3.8%和3.9%;普通高中招生人数797人,高中在校学生2419人;扶贫教育学生数4529人,中小学校舍改造9所。2019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完成“全面改薄”任务,新建、扩建公办幼儿园4所,“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完成第二批新建中小学游泳池6个,第一批11所有游泳池的中小学校全部开展学生游泳教育工作,2884名中小学生参加了培训并通过了测试。
2020年5月19日,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入选2019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卫生
截至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共有医院病床位590张;卫生机构人员总数770人,减少15.9%;其中执业医师196人,比上年减少5人;执业助理医师129人;注册护士209人;药剂人员17人;检验人员31人。新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7.01%,比上年减少了0.8个百分点。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507人,比上年增长12.7%;甲类传染病病发人数0人,乙类传染病发人数543人;报告传染病率每十万人1280人。
2019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共有卫生机构数103个。其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防疫站)1个,妇幼保健院(所、站)1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2个,农村乡(镇)卫生院12个;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病床位数647张,同比增长11.6%;各类卫生技术人员798人,与上年相比增加30人。其中执业医师203人,执业助理医师301人,注册护士349人,药制人员27人,检验人员38人。
全年报告甲、乙类传染病发病人数645人,同比增长3.7%。报告传染病发病率每十万人421.3人。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社会保障
截至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42449人,同比增长2.4%;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参保38566人,增长0.7%;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33696人,增长3.3%;参加工伤保险18000人,下降3.5%;参加生育保险18283人,下降18.6%。
年末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18人,较2016年减少6人;医疗救助2223人次,增长45.5%;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2005人,下降16.8%;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4677人,增长7.4%;累计发放低保金2099.9万元,增长4.5%。农村五保户供养对象132人,较2016年减少14人。2017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507万元,增长1%。投入救灾救济资金178.4万元,增长51.8%。2017年粗结婚率12.6%,比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粗离婚率3.2%,比上年提高了0.45个百分点。
2019年4月27日上午,海南省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通报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成功退出贫困县。
截至2019年底从业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预算收入2.81亿元,实征2.61亿元,完成年预算的93%;从业人员医疗保险预算征收8991万元,实征11132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23%;工伤保险预算征收278万元,实征362万元,完成年预算的130%。
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44517人,同比增长3.5%;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参保39209人,同比增长0.4%;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33746人,同比下降0.2%;参加工伤保险19017人,同比增长4.6%;参加生育保险19139人,增长5.1%。
科技
2019年,保亭县科技事业有以下几个方面发展。
信息化方面:根据科工信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2019年邮电业务总量84110万元,同比增长74.8%。固定电话年末用户1.9万户,同比下降4%;移动电话年末用户7.84万户,同比增长2%;移动电话普及率40.2%;联网年末用户3.14万户,增长24%;固定电话及移动电话普及率56.6%,与上年同期相比增加6.7个百分点。
技术培训及科技援助方面:截止12月底,科工信局共开展了40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培训人数约2200多人次。帮助解决农民种养殖问题60次。积极组织省科技厅派遣到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11位专家开展科技援助工作,累计为22个“十三五”整村推进村送技术、诊病害22次,培训43期,受益群众870人/次。
新能源汽车推广方面:截止2019年12月底,“十三五”期间保亭县累计完成推广新能源汽车125辆,累计完成建设充电桩131个。2019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推广新能源汽车73辆,完成建设充电桩67个。
文化
截至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一年来共接待到馆读者12.45万人次,图书流通累计8.69万册次,编目整理图书1.14万册,开展图书流动服务阅读推广活动30余场次;数字文化馆接待参观单位、团体34个,参观人数6100余人次;博物馆全年累计接待人数1.97万余人次。开展“文化惠民”演出71场,开展“电影下乡”活动1205场。
文艺活动方面:成功举办了“元宵节”、“三月三”、嬉水节等系列传统节庆文体活动;另外还组织举办了元宵文艺晚会、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文艺汇演、扶贫文艺晚会、第四届“候鸟族”文艺汇演等各项文艺演出。
文化创作方面:《与中国煤矿文工团共同创作的大型民族现代舞剧《甘工鸟》已成功在海南省歌舞剧院进行首演。创作推出舞蹈《相聚三月三》、《葵叶情怀》,黎族竹木器乐唎咧合奏《好日子》、黎族生态歌谣《木棉花开爱情来》等节目。
2019年,保亭县各类艺术表演团体1个,文化艺术馆1个。有线电视用户4.1万户,有线电视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达99.1%;有线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99%。全面落实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的免费开放政策。全年已接待观众24万余人次(未成年人9.3万余人次)。其中县图书馆接待读者155612人次,流通图书46280册次,开展阅读推广活动130场次。
国家一级图书馆: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图书馆[4]
体育
截至2017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体育竞技方面是参加海南省少年田径竞标赛、海南省少年篮球锦标赛、海南省少年游泳锦标赛、海南省少年举重金比赛中,荣获金牌18枚,银牌15枚,铜牌9枚。在参加全国少年田径锦标赛、全国少年举重锦标赛、全国少年游泳竞标赛中,荣获银牌3枚,铜牌2枚。
2019年,保亭县举办“闹元宵”“世界读书日”“5·18国际博物馆日”“5·19中国旅游日”“六一儿童节系列主题活动”“2019年中国(保亭)少数民族广场舞大赛”“全国群众登山健身大会”“全国百城千村健身气功交流展示(保亭站)活动”等活动。参加海南省青少年举重、田径、游泳、帆板帆船等锦标赛,在比赛中共获得29枚金牌、26枚银牌、24枚铜牌、男子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及女子组团体总分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并都获评体育道德风尚奖称号。
生态保护
2020年2月12日,保亭县入选生态综合补偿试点县名单。
2019年,保亭县有环境监测站1个,环境监测人员9人。2019年投入环保资金总额1.27亿元,同比增长171%。化学需氧量(COD)排放量3904.38吨,同比增长0.7%;氮氧化物排放量和二氧化硫(SO2)排放量分别为457吨与2吨,增速均与上年持平;全年有效监测天数338天,同比下降1.7%。其中优级天数293天,同比下降2.3%;良级天数43天,同比增长16.2%;轻度污染2天,下降71.4%。优良天数占总监测天数99.4%。
地表水质优良,均能达到或优于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达标率为100%;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符合国家标准,达到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达标率为100%;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总体保持良好。
和坊茶楼
和坊茶楼地处保亭县城七仙大道南端东侧(毗邻保亭车站),项目占地2200多平米,总建筑面积950平米,建筑高度21.3米。汲取明清建筑中阁楼的精髓与当地黎苗民族元素,被誉为“海南第一茶楼”,民间有“不到和坊喝一壶,别说来过黎苗族”这一俗语。建筑由仿古阁楼、厢房、四柱七楼牌等建筑物有机组合而成被授予“两岸交流基地”美誉。
七仙岭温泉
七仙岭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保亭县七仙岭脚下的一座盆地内,是海南岛著名的旅游度假胜地,也是“游客最喜爱的海南岛特色精品景区”之一,其地理坐标为东109°35′—109°45′,北纬18°14′—18°44′,她三面群山环抱,有保存较为完整的热带雨林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七仙岭属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23℃左右,冬暖夏凉,负氧离子含量高达8200个/立方厘米,宛如天然“氧吧”。
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游览区
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游览区坐落在海南省保亭县三道镇的甘什岭、位于南榆中线274公里旁,距海南省三亚东线高速公路6公里,面积300亩,始建于1993年,于1995年10月28日正式开业。
甘什岭槟榔谷原生态黎苗文化旅游区自然景观包括:黎族田园风光、海南岛面积最大、最古老的摈柳园、多种亚热带古树、山泉溪水成多级瀑布从园中穿流而形成的怪石群。人文景观有:“奥雅宫”(黎族头人住的房);“隆闺屋”(黎族姑娘居住和娱乐的场所)等。来海南旅游观光客可参与黎家古老的弓骛射击,品尝黎家竹筒饭和黎家山茶,观赏多姿多彩的黎族歌舞。
由于景区位处海南岛屿的脊梁——五指山山脉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内,两边森林峻峭,中间是一条连绵数公里的槟榔谷地,故称槟榔谷。椰子代表海南,槟榔代表黎家,在黎家,没有槟榔不成礼,没有槟榔不成婚,这“槟榔”二字可以说是海南真正的主人——黎族人的文化字符。
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
呀诺达热带雨林景区位于保亭县三道镇,是中国唯一地处北纬18度的真正热带雨林,是海南岛五大热带雨林精品的浓缩,是最具观赏价值的热带雨林资源博览馆,堪称中国钻石级雨林景区。景区距三亚市仅35公里,距凤凰机场52公里,是名符其实的三亚后花园。景区北与五指山、七仙岭比肩相连;东眺南海万倾波涛,美丽的海棠湾近在咫尺;与南中国第一温泉南田温泉仅一水之隔。在三亚市最新修编的旅游总体规划中,本景区位于大三亚旅游规划中的生态景观轴上,是“三亚旅游圈”的“金三角”地区。
海南呀诺达雨林文化旅游区仙安石林
仙安石林位于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毛感乡境内,距保亭县城约40公里路程。1992年以前这里还是一个鲜为人知的地方,只有极少数采药人偶尔闯进过林中,因为不了解这奇怪的石头,他们敬畏地将此山称为“鬼山”或“神山”。1992年,海南师范学院的杨火教授在偶然中发现这一处瑰宝,并命名为“仙安石林”。仙安石林集奇石青山、悬崖洞穴、古树巨藤于一体,本已独得大自然万般宠爱。1996年,距此数十里地的一个苗村搬迁到南片石林旁的一处平地上,石林又平添了一层浓郁的苗家风情。
特色特产
红毛丹
红毛丹是典型的热带珍稀水果之一,其果实外形美观、肉质细嫩、鲜美爽口,营养丰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B、磷、铁、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成分,是果中佳品,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优先推广的“四大水果”之一。红毛丹生长对气候、土壤、温度、湿度的要求比较苛刻,在中国大陆地区,只有保亭最适宜发展种植红毛丹。
红毛丹四棱豆
四棱豆:又称翼豆、大翼豆、四角豆等,是豆种植物四棱豆属中的一个栽培品种,在保亭四季都能正常生长,其鲜豆荚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蔬菜,优质豆荚单荚重25克以上,荚长20公分以上,型如杨桃成棱,鲜荚翠绿,可炒、可煮、可生吃或泡成酸菜吃,还可作冷盘,肉质香脆,风味鲜美,在部分大中城市为稀有新奇的高档菜。
树仔菜
树仔菜:属热带灌木,树仔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矿物质。胡萝卜素和维生素B2含量是普通蔬菜的10多倍,维生素C和蛋白质是普通菜的45倍,其嫩梢细嫩多汁、肉质脆、无渣滓、味道鲜美,炒食、煮食均可,由于粗生耐长,种植不需施用化肥和化学农药,保持了原有天然属性,是具有保亭山区特色的"绿色食品"。
龙眼
龙眼俗称“桂圆”,是中国南亚热带名贵特产。龙眼果实富含营养,自古受人们喜爱,更视为珍贵补品,其滋补功能显而易见。明李时珍曾有“资益以龙眼为良”的评价。据分析,果肉含全糖12.38%-22.55%,还原糖3.85%-10.16%,全酸0.096%-0.109%,维生素C43.12-163.7毫克/100克果肉,VK196.5毫克/100克果肉。
龙眼除鲜食外,还可加工制干、制罐、煎膏等。龙眼有壮阳益气、补益心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多种功效,可治疗贫血、心悸、失眠、健忘、神经衰弱及病后、产后身体虚弱等症。现代医学实践证明,它还有美容、延年益寿之功效。龙眼对生产环境比较挑剔,世界上能种植龙眼的地方有限,一般在亚热带、偏温和气候无严重霜冻地区为合适。因此,龙眼历来被人们称为岭南佳果,因其既可鲜吃又可作药用,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保亭龙眼种植面积26000亩。
所获荣誉
2017年12月26日,被国家民委评为第五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区(单位)。
2019年5月18日,入选“2019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19年9月,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2020年6月30日,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5]
2020年11月16日,入选“2020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2021年9月,入选“2021中国最美县域榜单”。
参考资料1.海南省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海南统计网
2.2021年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政府工作报告·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3.第一章建置· 海南史志网
4.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上等级图书馆名单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
5.四部门公布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国家文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