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母(清朝乾隆年间烧制的86厘米高大瓷瓶)
瓷母清朝乾隆年间烧制的86厘米高大瓷瓶
瓷母,是指清朝乾隆年间烧制的一件86厘米高的大瓷瓶,学者们至今还没给它取一个准确又响亮的名字,一些权威图录上称其为各色釉大瓶,还不如约定俗成的瓷母好听。唐英以内务府员外郎职到景德镇督办官窑30年,至1756年去世,开创了中国陶瓷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当时瓷器施釉技法汇总,瓷器技法之母,可称瓷母。
中文名瓷母
大瓷瓶
朝乾隆
86厘米
瓷器
简介
“瓷母”是我国官窑瓷器中,器形最大、釉彩种类最多、工艺最复杂的瓷器。[1]
色彩
乾隆一朝官窑瓷器普遍精美,
一是因为乾隆本人提倡,二是因为唐英的管理。瓷母就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整个器物从上到下依次运用了色地珐琅彩、松石地粉彩、仿哥釉、金釉(耳饰)、青花、松石釉、、窑变釉、斗彩、冬青釉暗刻、祭兰描金、开光绘粉彩、仿官釉、绿釉、珊瑚红釉、仿汝釉、紫金釉等15种施釉方法,16层纹饰,颈部对称夔耳,腹绘12扇开光图案,包括“三羊开泰”、“太平有象”等画面。此瓶集高温低温色釉和釉下彩釉上彩于一体,其烧造工艺繁复至极,至今无法复制。
别称
“瓷母”,应该称为“各色釉”,其在工艺上并不是最复杂的,它甚至比不上“乾隆粉彩镂空转心瓶”和珐琅彩瓷器;另外,这件瓷器与北京故宫那件“瓷母”的底款不同,因此不能称其为是一对;再说,这件瓷器身上多处有小修,表面磨损和划痕严重,尤其还少一只“耳朵”。在窑变的地方有一条很大的“冲”(裂痕);又是一家名不见经传的波士顿小拍卖行拍卖,其品牌号召力和客户资源也有限;同时,今年以来,受国内经济环境影响,投资者的资金链都十分紧张,也会造成买家底气不足!
参考资料1.为什么敢叫“瓷母”?·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