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偶蹄目牛科动物)

奶牛偶蹄目牛科动物

奶牛是乳用品种的牛,经过高度选育繁殖的优良品种,产奶量很高。牛奶营养全面,是适合饮用和现代乳品工业的重要原料。奶牛头部轮廓清晰,略长。颈薄有皱褶。皮薄,毛细短,皮下脂肪少,全身结构匀称,细致紧凑,棱角清晰。后躯较前躯发达,乳房庞大,重可达11~28千克,乳静脉明显。耐热性较差,对饲养管理要求较高。世界上奶牛品种近百个,其中最著名的有黑白花牛、娟姗牛、更赛牛、爱尔夏牛等。黑白花奶牛也叫中国荷斯坦奶牛,中国荷斯坦奶牛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其育种过程非常复杂。

动物界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哺乳纲

亚纲

真兽亚纲

偶蹄目

亚目

反刍亚目

牛科

亚科

牛亚科

牛族

牛属

奶牛

中文学名

奶牛

生长发育

奶牛

根据奶牛生长发育过程中的生理需要,可分4个主要阶段:犊牛(6月龄以内)培育,须从妊娠后期就加强母体营养。犊牛出生后,尽早喂给初乳5~7天,然后转喂常奶,60~90天断奶。及早补饲精粗饲料,以利消化器官发育。育成牛(6月龄后至产犊前)饲养,与公牛分开,饲以大容积优质青粗饲料,并适当补充精料及矿物质饲料。

如有条件以放牧饲养为宜。泌乳期饲养管理。日料组成应力求多样而营养全面。一般每产3~4千克牛奶需喂给1千克精饲料,粗纤维以占日粮总干物质的15%~20%为宜。随着泌乳量逐日上升营养需要也加大。为避免泌乳高峰期母牛消瘦,采用全价配合饲料供牛自由采食,并可用电子设置自动控制给料。干乳期(产前2个月左右至分娩前)饲养管理。母牛在干乳期可弥补由于长期泌乳或因妊娠后期胎儿迅速发育而导致的养分亏损,并为下个泌乳期准备条件。干乳期一般60天左右。这时期按日产奶10~15千克营养需要饲养,同时注意补充矿物质和维生素,并加强运动。

中国黑白花

产地分布

中国黑白花奶牛是引用国外各类型的黑白奶公牛(弗里生公牛)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本地母牛杂交选育而成的,是中国唯有的乳牛品种,现已遍布全国。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周围、工矿区和乳品工业比较发达的地区。据中国奶牛协会1981崐年统计,总头数达到万头以上的有北京、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四川、江苏、广东、山西等省、直辖市。

生产性能

泌乳性能:重点育种场的乳牛,全群年平均产乳量已达到7000kg以上,现一个泌乳期(305d)产乳量达到1万公斤以上乳牛的数量已经很多。质量较好的乳牛,其第三泌乳期平均崐产乳量达6000吨以上。

产肉性能:据少数地区测定,未经肥育的母牛和去势公牛,屠宰率平均可达50%以上,净肉率在40%以上。据黑龙江省测定,14头成年母牛,屠宰率平均为53.3%,净肉率平均为41.4%。

繁殖性能

初情期在6~9月龄,随饲养和环境条件不同而有差异,发情周期15~24d,平均21d崐妊娠天数,母犊为277.5d,公犊为278.7d。自1972年开始应用冷冻精液人工授精以来,到1982年全国大中城市及郊区的黑白花奶牛均己普遍应用。

适应性能

中国黑白花奶牛分布在40~-40℃的气温条件下,由于各地的饲料种类、饲养管理和环境条件的差异很大,因此,在各地的表现也各有不同,据初步测定,中国黑白花奶牛在高温条件下的适应性能较差。但气温降至零度以下,产乳量则无明显变化。

王兴洲等(1981)报告,黑龙江省的黑白花奶牛,当气温在17~20℃时,饲料利用率最高,每公斤代谢体重所需的维持净能为最小,气温高于或低于临界温度(<12℃或>24℃)都会多耗能量。又据杨魁武(1981)报道,武汉地区在6、7、8、9月份高温季节,最高气温在29.5~32.9℃,产乳量明显下降。母犊牛的初生体重在8、9月份平均为32.4kg,比1、4、5月的初生重降低4.8kg。同时,对受胎率的影响也大,发情期受胎率在7、8、9月份也是最低的,分别为别21.9%、17.1%和24.0%;其他各月均在30%以上,最高月受胎率为44%。

杂交效果

应用中国黑白花奶公牛杂交改良当地母牛,提高其产乳性能的工作已在全国各地进行。据初步资料,在贵州、甘肃、山西、四川、内蒙古等省。自治区,已获得明显的效果。据贵州省对本地黄母牛进行级进杂交的结果,体尺、体重和产乳量随级迸代数明显提高,而含脂率随级进代数而降低,发病率随级进代数而增加。故在贵州的条件下,级进杂交以不超过四代为宜。

在役用性能上,一代杂种的挽力和功率各超过本地黄牛的25.3%和26.5%。据耕地测定,在6h内,杂种牛完成2.46亩,本地黄牛为1.5亩,杂种牛比本地牛提高64%。内蒙古应用黑白花奶公牛与三河母牛杂交,提高产乳量更为明显,在第三胎时一个泌乳期产乳量,一代、二代和三代杂种分别可达到4024、5160和6515kg,比三河牛崐分别提高25.8%、61.3%和103.6%。甘肃省用黑白花奶公牛与秦川牛杂交,也取得显著效果。

评价

中国黑白花奶牛是中国产乳量最高、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奶牛品种。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大部分母牛的产乳量均可达到一定水平。在个别育种场,全牛群年平均产乳量、以及个体奶牛一个泌乳期(305d)产乳量已达到国际上优秀黑白花奶牛的水平。应用这一品种改良本地牛的工作,正广泛开展,并已得到明显的效果。在不久的将来,这一品种的数量和质量均将得到很大的提高。今后,为矫正其乳脂率较低。乳房下垂和尻窄斜等缺点,必须在培育和选择公牛上下功夫,同时在选择方法上要避免单纯对产乳量进行选择,采用包括有产乳量、乳脂率和体型外貌的综合选择法,才能奏效。

检疫注意

有病的奶牛牛奶,要杜绝,口蹄疫一旦流传,坚决扑杀,检疫不合格奶牛的奶切勿饮用。

表现特征

奶牛

母牛发情时表现四种特征,即外阴部变化、性兴奋、性欲、排卵。在外表能看到的是前三种变化。称为发情征状。准确掌握母牛发情规律,是做到适时提高受胎率的关键。

表现

1、外阴部变化。从发情前期到发情期,阴门由微肿而逐渐肿大饱满,柔软而松弛,阴唇粘膜充血、潮红、有光泽,及至排卵后,阴户肿胀消退,并缩小而显出皱纹,阴唇粘膜的充血和潮红现象也消退了。在出现性欲先2小时左右,阴户开始排出粘液,并逐渐增多。最初排出的粘液比较清亮像鸡蛋清,可拉成细长丝。排卵前出的则变白而浓稠,在排卵前后,常见流出少量带血的分泌物,这是由于发情时子宫增厚,充血,子宫发生收缩运动,子宫内子叶的边缘组织微细血管破裂,发生血液外渗。这种现象属正常的。

2、性兴奋与性欲表现。母牛发情时比平时过敏,喜叫,不安静,尾巴摇动高举,放牧时不爱吃草,到处乱走。性兴奋强烈的母牛,食欲减退,产奶量也降低。青年牛比老年牛的性兴奋强烈。

发情前期,母牛的性欲不明显,以后随着卵泡发育,雌激素的增多而逐渐显著,开始出现爬跨。发情母牛欲意让别的牛爬跨而不逃走。发情母牛爬跨其他母牛时,常有滴尿,并发出低而短的呻吟声,这在青年母牛表现得较明显。有些不发情的母牛喜欢嗅发情母牛的阴户,但发情母牛从不去嗅其他母牛的阴户。在排卵前8~12小时,性欲逐渐减弱以至消失。

3、排卵。排卵时在性欲结束后18小时之内发生,大多数是在母牛拒爬5~15小时内。一般营养好的成年母牛和青年母牛发情比较明显,而且持续时间较短,营养差的瘦弱母牛和老母牛,发情不明显,且持续期较长。有的母牛发情长达30 多小时,而有的仅1至数小时,其至没有征状的隐性发情。根据母牛性欲表现,外阴部及子宫颈的变化、生殖道排出的粘液和卵泡的发情情况,可分为发情前期、中期和末期。

特点

奶牛发情与其他家畜有所不同,其特点是:

发情持续时间短。发情持续的时间长短与垂体前叶分泌的性激素多少有关。母牛分泌的促卵泡素是家畜中最低的,而分泌的促黄体生成素又是最高的。因此,母牛发情持续时间短而排卵快。

排卵在交配欲之后。大多数母牛是在性欲结束后的2~15小时排卵。这一特点与母牛性中枢对雌激素的反应有关,当发情开始时,滤泡中只产生少量雌激素。性中枢兴奋,出现交配欲,当滤泡发情接近排卵时,产生大量雌激素。性中枢反而受到抑制,交配欲消失。但滤泡还在继续发育,最后在促黄体激素协同作用下排卵,因此,排卵是在交配欲之后。

发情外部表现明显。当牛有了发情的外部表现时,卵巢上的卵泡体积很小,在发情表现的初期,卵泡的大小易从直肠中触摸到。牛对雌激素最为敏感,给牛注射少量的雌激素即能引起发情表现。由于它对雌激素敏感,所以牛的发情外部表现明显,这就为目测发情提供了方便。

牛卵泡发育历程短、过程快。牛的卵泡从出现到排卵约历时30个小时,其所经历的时间比母马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一个发育阶段还要短,过去人为的划分牛卵泡发育的阶段,在检查间隔时间稍长时,往往摸不到其中的某一阶段。所以直肠检查发情状态的卵泡没有马驴的大。

发情的精神行为表现结束后才排卵。奶牛发情的精神行为表现结束后平均约16小时才排卵。这是因为牛的性中枢对雌激素在反应敏感之后接着进人不应期,即使血液中有大量雌激素流到中枢,性中枢对雌激素已不起反应,牛的这一特点给发情后期的自然交配带来困难,拒绝交配,也给人工授精带来不便,输精时不安静,不利操作。

排卵后有从阴门排出血迹的表现。发情时,由于雌激素的分泌量增多,使母牛子宫粘膜内的微血管增生,排卵进人宫体后期,血中雌激素的浓度急剧下降,引起血细胞外渗,所以母牛在发情结束后1~3天内,特别是第2天,可以从外阴部看到排出混有血迹的粘液。这种情况在处女牛中约有80%~90%,经产牛中约有45%~65%,会出现排血迹的现象。

产后发情晚。泌乳高的母牛产后身体较弱,营养跟不上往往出现乳房肿胀,产后子宫恢复的时间拖长,第一次发情的时间约在产后90天左右。在一般的情况下,产后子宫恢复的正常天数约26天,因母牛的管理好劣,则表现各有不同。

饲养

奶牛

1、一般情况下,奶牛患病如果不是很严重,不要使用抗生素。如果非用抗生素不可,最好采用注射方式,不要口服,如果奶牛病得不重,最好等到停产后再进行治疗,以免影响产奶量。

2、牛是多胃动物,口服给药时,抗生素会把奶牛瘤胃的部分有益微生物杀死,从而造成奶牛瘤胃中微生物群落失衡。小犊牛在瘤胃微生物群落还未建立起来之前,为了防治疾病促进生长,可以适量饲喂一些抗生素,到7~8个月大时就不要使用抗生素。

3、给奶牛注射抗生素的次数也要尽量少。因为奶牛性情胆小,非常敏感,注射时的刺激会对奶牛产奶量产生影响。养牛技术接种疫苗也会影响奶牛产奶量,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天,所以,要尽量采用联苗。

4、精饲料中食盐的比例应控制在0.7~0.8%。为补充精饲料中食盐的不足,可在奶牛运动场中设置食槽,在食槽中放入食盐或舔盐砖,供奶牛自由舔食。

5、奶牛初配年龄应为18~20个月、体重在380公斤左右,两项指标要综合考虑,既要达到性成熟,又要达到体成熟。

养殖规划

奶牛

规模化奶牛场,是指养殖规模在50头以上的大中型养殖户,有各种功能设施,可以进行独立的生产,一般包括4~5个功能区,即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粪污处理区、病死畜管理区。具体布局遵循以下原则:

生活区指奶牛场饲养人员住宿和文化娱乐区。应在牛场上风口和地势较高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至少100米的距离,以保证生活区良好的卫生环境。

管理区包括与经营管理、产品加工销售有关的建筑物。管理区要和生产区严格分开,保证50米以上距离,外来人员只能在管理区活动,场外运输车辆牲畜严禁进入生产区。为了节约土地,生活区和管理区往往连在一起,但内部要分开。

生产区是奶牛场的核心,应设在场区地势较低的位置,要保证安全、安静,要控制场外人员和车辆,不能直接进入生产区。大门口设立门卫传达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车辆消毒池,严禁非生产人员出入场内,出入人员和车辆必须经消毒室或消毒池进行消毒。生产区奶牛舍要合理布局,分阶段分群饲养,按泌乳牛舍、干乳牛舍、产房、犊牛舍、育成前期牛舍、育成后期牛舍顺序排列,各牛舍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布局整齐,以便防疫和防火。

但也要相对适当集中,节约供水供电的管道和线路,缩短饲草饲料及粪运输距离,便于科学管理。粗饲料库设在生产区下风口地势较高处,与其他建筑物保持60米防火距离。兼顾由场外运入,再运到牛舍两个环节。饲料库、干草棚、加工车间和青贮池,离牛舍要近一些,位置适中一些,便于车辆运送草料,减小劳动强度。但必须防止牛舍和运动场因污水渗入而污染草料。粪污处理区设在生产区下风向地势低处,与生产区保持100米卫生间距,应设隔离带,为减少污染,提倡粪污综合利用,应建造沼气池。

干乳方法

逐渐平奶法逐渐平奶法是用1~2周的时间使奶牛泌乳停止,这种方法适用于高产牛。具体方法是在预定停奶前1~2周开始停止乳房按摩,改变挤奶次数和挤奶时间,由每天3次挤奶改为2次,而后1天1次或隔日1次;改变口粮结构,停喂糟渣、多汁料,减喂糖料,增喂干草,控制饮水,通过这些处理,当产奶量降至4~5千克时,即停止挤奶。

快速干奶法此法是用5~7天的时间将奶牛于奶,用于中、低产牛。具体方法是从干奶的第1天起,适当减少精料,停喂多汁料,控制饮水量,减少挤奶次数和打乱挤奶时间。干奶的第1天由每天3次挤奶改为目挤奶1次,第2天挤1次,以后隔日挤1次,一般经5~7天后,日产奶量下降到8~10千克以下时,即可停止挤奶。某些过低产牛,可在预定干奶之日即停止挤奶。

管理

做好保胎工作,防止流产,难产及胎衣滞留。为此要保证饲料的新鲜和质量,冬季不可饮过冷的水(水温低于10~12℃),防止发生消化道疾病;

每天进行适当的运动,保证得到充足的光照,有助于维生素D的形成,可以防止产后瘫痪,难产和产后肢蹄病的发生;加强皮肤刷拭,保持牛体环境清洁。母牛在妊娠期,皮肤代谢旺盛.易生皮屑、皮垢,故应每天刷拭,保持清洁,还能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保胎防流产;做好乳房按摩工作,促进乳腺发育。一般在干乳期10天后开始按摩,每天1次,产前出现乳房水肿的牛(头胎母牛30~40天,经产母牛15天)应停止按摩。

品种

世界上的奶牛品种主要有:荷斯坦牛(主要是黑白花牛,也有红白花牛),娟姗牛(毛色为淡黄色或黄褐色),更赛牛(毛色为黄褐色或褐黄色,带有白斑,腹下,四肢下部,尾稍多为白色),爱尔夏牛(毛色为白色与桃红或深红相间,头部额至鼻梁,腹下,四肢下部及尾梢多为白色)等,但大多数国家饲养的奶牛品种,还是以荷斯坦奶牛为主要品种,使奶牛的品种日趋单一化与大型化。荷斯坦奶牛具有产乳量高,产乳的饲料报酬高,生长发育快等特点,受到各国饲养奶牛者的喜爱,在奶牛中饲养的比例不断增加,其他奶牛品种日渐减少。在美国,日本,荷斯坦奶牛占饲养奶牛总数的90%以上,英国占64%,荷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都是以发展荷斯坦牛为主。

中国荷斯坦奶牛

中国饲养的奶牛是以“中国黑白花奶牛”为主。中国荷斯坦牛的原名为“中国黑白花奶牛”,于1992年更名“中国荷斯坦奶牛”。该品种是利用引进国外各种类型的荷斯坦牛与中国的黄牛杂交,并经过了长期的选育而形成的一个品种,这也是中国唯一的奶牛品种。中国荷斯坦牛多属于乳用型;它具有明显的乳用型牛的外貌特征。

乳用牛的外貌特点是:全身清瘦,棱角突出,体格大而肉不多,活泼精神。后躯较前躯发达,中躯相对发达,皮下脂肪不发达,全身输廊明显,前躯的头和颈较清秀,相对较小,所以,从侧面观看,背线和腹线之间成一三角形,从后望和从前望也是三角形。整个牛体像一个尖端在前,钝端在后的圆锥体。乳牛的头清秀而长,角细有光泽。颈细长且有清晰可见的皱纹。胸部深长,肋扁平,肋间宽。背腰强健平直。腹围大而不下垂。皮簿,有弹性,被毛细而有光泽。

乳房是乳牛的重要器官和部位。发育良好的乳房大而深、底线平、前后伸展良好。整个乳房在两股之间附着良好。四个乳头大小适中,间距较宽。有薄而细致的皮肤,短而稀的细毛,弯曲而明显的乳静脉。

中国荷斯坦牛,因受荷兰兼用荷斯坦牛的影响,近似兼用型。毛色一般为黑白相间,花层分明,额部多有白班;腹底部,四肢膝关节以下及尾端多呈白色,体质细致结实、体躯结构匀称,泌乳系统发育良好,蹄质坚实。中国荷斯坦牛因在培育过程中,各地引进的荷斯坦公牛和本地母牛的类型不一,以及饲养条件的差异,其体型分大、中、小三个类型。

大型:主要是用了从美国、加拿大引进的荷斯坦公牛与本地母牛长期杂交和横交培育而成。特点是体型高大,成年母牛体高可达136厘米以上。

中型:主要是引用从日本、德国等引进的中等体型的荷斯坦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和横交而培育成的,成年母牛体高在133厘米以上。

小型:主要引用从荷兰等欧洲国家引进的兼用型荷斯坦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或引用北美荷斯坦公牛与本地小型母牛杂交培育而成。成年母牛体高在130厘米左右。

自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由于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的广泛推广,各省、市、自治区的优秀公牛精液相互交换,以及牛饲养管理条件的不断改善,以上三种类型的奶牛,其差异也在逐步缩小。中国荷斯坦奶牛(中国黑白花奶牛)产奶量高,但乳脂率较低,不耐粗饲,良好的饲料条件和饲养管理下,平均305天产奶量可达到6500~7500公斤,乳脂率3.5%左右。

娟姗牛

娟姗牛是源自英吉利海峡杰茜岛的进口奶牛,是英国政府颁布法令保护的珍贵牛种,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乳质浓厚,乳脂、乳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普通奶牛,优质乳蛋白含量达3.5%以上。

该品种在血统上与瑞士褐牛、德温牛和凯瑞牛有关系,而与荷斯坦牛没有关系。在该品种的早期培育过程中,曾被称为奥尔德尼牛(Alderney)。1850年首批娟姗牛被引入美国,1868年美国娟姗牛俱乐部(American Jersey Cattle Club)成立,从事娟姗牛的商务运作。娟姗牛是主要乳用牛品种中最小的品种之一(凯瑞牛和德克斯特牛更小)。该品种与其他品种相比,耐热性强并以其采食性好,乳脂、乳蛋白率较高而著称。耐粗饲也是娟姗牛的一个重要特点。美国参加DHIA的娟姗牛约为160000头,以每年2%的速度逐年增加。

参考资料

1.奶牛简笔画图片教程·绘画吧

2.奶牛图片大全·农村致富经

关键词:奶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