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甲(乌龟的背甲及腹甲)

龟甲乌龟的背甲及腹甲

本品为龟科动物乌龟的背甲及腹甲。性味与归经:咸、甘,微寒。归肝、肾、心经。功能与主治:滋阴潜阳,益肾强骨,养血补心。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用法与用量:9~24g,先煎。贮藏:置干燥处,防蛀。

中文名

龟甲

用途

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头晕目眩,虚风内动,筋骨痿软,心虚健忘

别称

龟板、乌龟壳、乌龟板等

动物界

爬行纲

龟科

乌龟

脊索动物门

龟鳖目

乌龟属

分布区域

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

采收时间

全年均可捕捉,秋、冬多

用量

9~24g

贮藏

置干燥处,防蛀

1、龟甲能改善动物“阴虚”证病理动物机能状态,使之恢复正常;能增强免疫功能;具有双向调节DNA合成率的效应;对离体和在体子宫均有兴奋作用;有解热、补血、镇静作用;尚有抗凝血、增加冠脉流量和提高耐缺氧能力等作用;龟甲胶有一定提升白细胞数的作用。 

2、药理实验煎剂高浓度时对大鼠离体子宫有一定收缩作用;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龟甲煎剂连续灌胃6天对大鼠内分泌系统有影响。   

3、对细胞调控系统的影响 龟甲为重要滋阴药, 大量实验研究结果已证明环核苷酸系统是机体分子水平上的重要调控系统之一, cAMP 及cGMP 在调节细胞功能上有着甚为重要的作用, 阴虚或阳虚患者常有环核苷酸系统反应性的相对应改变, 阴虚者血浆cAMP 占相对优势, 阳虚者则cGMP 占相对优势。   

4、对能量代谢的影响 “阴虚生内热”, 临床上阴虚患者可有能量代谢亢奋表现。注射T3 造成的“ 甲亢阴虚证”大鼠可见红细胞膜Na + , K + - ATP 酶活性明显升高, 血糖降低, 饮水增加, 尿量减少, 体重下降, 表明细胞氧化过程加速, 产热增加, 基础代谢升高, 蛋白质分解代谢加速等。给予龟甲煎剂可使上述改变均被明显抑制, 并使其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   

5、对肾上腺的影响 临床上甲亢阴虚证患者可见肾上腺分泌功能亢进, 龟甲煎剂可使胸腺明显恢复, 肾上腺明显增重,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厚度增大, 束状带外层细胞体积增大, 胞浆升高, 血浆皮质醇及尿17 - 羟基固醇明显降低。   

6、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龟甲煎剂能显著拮抗免疫器官损害和功能抑制, 使胸腺重量增加, 组织结构大致恢复正常, 淋转率及血清IgG 升高。龟鳖养生丸可增加幼年小鼠免疫器官重量, 增强巨噬细胞吞噬功能, 促进淋巴细胞转化, 并能对抗免疫抑制剂对巨噬细胞和细胞免疫的抑制。

食疗价值

龟科动物乌龟的甲壳。过去多用龟的腹甲,故称龟板。产于浙江、湖北、湖南、安徽、江苏等省。全年均可捕捉,杀死或烫死,剥取甲壳,除去残肉,晒干。砂炒、醋淬用。亦可用鲜品。[性能]味甘、咸,性微寒。能滋阴抑阳,益肾健骨,固经止血,养血补心。

[参考]含骨胶原,其中含丙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苏氨酸、蛋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脂肪、钙、磷等。

对大鼠子宫有一定收缩作用;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用途]用于阴虚内热,骨蒸盗汗;阴虚阳亢,头晕目眩;肾虚骨痿,小儿囟门不合、行迟齿迟;阴虚血热,崩漏、月经过多;心悸失眠、健忘。

[用法]一日15~30克。煎汤、须先煎、久煎;研末,入滋膏等。

临床应用

1、以龟板、猪肚各500g,洗净切成小块,置砂锅内加水文火炖成糊状,不放或少放盐,早晚各服1次,2日服完;隔日再用1剂,3剂为1疗程;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有一定疗效(广西中医药,1985,4:11);用全龟丸治疗肿瘤患者的胃肠道反应,对症状有改善,患者精神好转,体力有明显增强(中成药,1994,5:56)。本品还有用于治疗腰椎肥大症、皮肤瘙痒症、小儿消化不良等疾病的报道。

2、大定风珠:治阴虚动风证。温病后期,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有时时欲脱之势者。生白芍18g,阿胶9g,生龟板12g,干地黄18g,麻仁6g,五味子6g,生牡蛎12g,麦冬18g,炙甘草12g,鸡子黄2个,鳖甲12g。上以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渣,入阿胶烊化,再入鸡子黄,分三次服。方中龟甲滋阴潜阳,为臣药。(《温病条辨》) 

3、三甲复脉汤:治温病热邪久羁下焦,热深厥甚,脉细促,心中痛者。炙甘草、干地黄、生白芍18,麦冬、生牡蛎15,阿胶9,麻仁9,生鳖甲24,生龟板30。水煎服。方中龟甲滋阴潜阳。(《温病条辨》) 

4、大补阴丸:治阴虚火旺证。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咳嗽咯血,心烦易怒,足膝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熟地黄18g,龟板18g,黄柏12g,知母12g。上为细末,猪脊髓蒸熟,连蜜为丸,每服70丸,空心盐白汤送下。方中龟甲滋阴潜阳,状水制火,为君药。(《丹溪心法》) 

方一

方剂名称:龟甲散

方剂别名:桑寄生散

药物组成:龟甲1两半(涂醋,炙令黄),桑耳1两(微炙),当归1两(锉,微炒),白芍药3分,乌贼鱼骨1两(烧灰),禹余粮2两(烧,醋淬7遍),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柏叶1两(微炒),桑寄生1两,芎3分。 

处方来源:《圣惠》卷七十三。

方剂主治:妇人久赤白带下,腰腿疼痛,面色萎黄,四肢少力。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附注:桑寄生散(《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方二

方剂名称: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2两(涂醋炙令黄),蛇蜕皮1两(烧灰),露蜂房半两(微炒),麝香1分(研入),猪后悬蹄甲1两(炙令微黄)。

处方来源:《圣惠》卷六十。

方剂主治:五痔结硬,焮痛不止。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粥饮调下。

方三

方剂名称: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2两(炙微黄),磁石(捣碎,水飞过)1两,败船茹1两,乱发灰1两,当归(锉,微炒)1两,赤芍药1两,木贼1两,延胡索1两,桑耳1两,黄耆(锉)1两,白瓷(细研,水飞过)1两,麝香1钱(细研)。

处方来源:《圣惠》卷七十三。

方剂主治:妇人痔疾,肛门肿痛下血。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方四

方剂名称: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1两(涂醋,炙令微黄),当归1两(锉,微炒),桑耳3分(微炒),人参3分(去芦头),狗脊半两(去毛),禹余粮1两(烧,醋淬7遍),白石脂2两,柏叶1两(微炙),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焙干,微炒),白芍药半两,桑寄生半两,桂心半两,厚朴1两(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处方来源:《圣惠》卷七十三。

方剂主治:妇人白带下,腰膝疼痛。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粥饮调下)。 

方五 

方剂名称:孔子枕中神效方。

方剂别名:孔子大圣知枕中方、孔子枕中散、龟甲散、补心汤、孔子大圣枕中方、孔子大圣枕中汤、枕中丹、大聪明枕中方、孔圣枕中丹、大圣枕中方 

药物组成:龟甲、龙骨、远志、石菖蒲各等分。 

处方来源:《医心方》卷二十六引《葛氏方》。 

方剂主治:好忘;癫久不愈。 

方剂功效:滋阴补肾,养心益智。 

制备方法:上为末 。

方六

方剂名称: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醋炙)2两,虎骨(酒炙)2两,漏芦半两,当归(切,焙)半两,芎半两,桂(去粗皮)半两,天雄(炮裂,去皮脐)1两半,羌活(去芦头)1两,没药(研)半两,牛膝(酒浸,切,焙)1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

方剂主治:妇人血风攻注,身体骨节疼痛,或因打扑,瘀血不散,遇天阴雨冷,四肢痠痛,诸般风滞,经水不利。

制备方法:上为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温酒调下。

方七

方剂名称: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炙)半两,木通(锉)半两,远志(去心)半两,菖蒲半两。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四十三。

方剂主治:善忘。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渐加至2钱匕,空腹酒调下。

方八

方剂名称: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1两(涂醋,炙令黄),当归3分(锉,微炒),干姜1分(炮裂,锉),阿胶半两(捣碎,炒令黄燥),诃黎勒1两(煨,用皮),龙骨1分,赤石脂半两,艾叶1两(微炒),甘草1分(炙微赤,锉)。

处方来源:《圣惠》卷八十。

方剂主治:产后恶露不绝,腹内(疒丂)刺疼痛,背膊烦闷,不欲饮食。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2钱,不拘时候,以热酒调下。 

方九

方剂名称: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2两(醋浸,炙令微黄),黑桑耳2两,鹿茸1两(去毛,涂酥,炙令黄),禹余粮1两(烧,醋淬3遍),当归1两(锉,微炒),柏子仁1两,吴茱萸半两(汤浸7遍,炒令微黄),芎1两,白石脂1两。

处方来源

《圣惠》卷七十九。

方剂主治:产后崩中,下血过多不止。

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用法用量: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方十

方剂名称: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3两,牡蛎3两。

处方来源:方出《千金》卷四,名见《普济方》卷三三○。

方剂主治:崩中漏下,赤白不止,气虚竭。

制备方法:上药治下筛。

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崩中而用龟甲、牡蛎、血热妄行之治也。

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酒送下,1日3次。 

方十一

方剂名称:龟甲汤

药物组成:龟甲(醋炙)6两,虎骨(酥炙)6两,海桐皮3两,羌活(去芦头)3两,丹参3两,独活(去芦头)3两,牛膝(去苗,酒浸,切,焙)3两,萆薢3两,五加皮3两,酸枣仁(炒)3两,附子(炮裂,去皮脐)2两半,天雄(炮裂,去皮脐)2两半,天麻(去蒂)2两半,防风(去叉)2两半,威灵仙(去土)2两半,芎2两半,当归(切,焙)3两,桂(去粗皮)3两,紫参3两,薄荷(焙干)6两,槟榔(煨)6两,菖蒲(九节者,去须,米泔浸后切,焙)1两半。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五。

方剂主治:中风手足不随,举体疼痛,或筋脉挛急。

用药禁忌:慎外风。

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

用法用量:每服8钱匕,水1盏,酒1盏,加生姜10片,同煎去滓,取1大盏,温分2服,空心、日午、夜卧服;要出汗,并2服。如人行5里,以热生姜稀粥投,厚衣覆,汗出。

方十二

方剂名称:龟甲汤

药物组成:龟甲(醋炙)半两,当归(切,炒)半两,乱发1块(鸡子大,取产多者妇人发,于瓦上烧灰)。

处方来源:《圣济总录》卷一五九。

方剂主治:产难,或子死腹中不下。

用法用量:上先细研发灰,次入当归末,以水1大盏半,煎取8分,然后下龟甲末,煎5-7沸,分为3服;服后如人行4-5里,更服。

方十三

方剂名称:小龟甲散

药物组成:龟甲1两半,桑耳1两,桑寄生1两,乌贼鱼骨1两,当归1两,柏叶1两,白芍药3分,禹余粮1两,吴茱萸半两,芎3分。

处方来源:《鸡峰》卷十五。

方剂主治:妇人久虚,赤白带下,腰腿疼痛,面色萎黄,四肢少力。

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用法用量: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方十四

方剂名称:粉麝散72744

方剂别名:龟甲散

药物组成:生龟1个(乌者),轻粉、麝香。

处方来源:《得效》卷十九。

方剂主治:外臁疮臭烂,数十年不愈者。

制备方法:将乌龟打死去肉取壳,酸醋一碗炙,醋尽为度,仍煅令白烟尽,存性,用碗盖地上出火毒,为末,入轻粉,麝香拌匀。

用法用量:临用先以葱水洗干,将药掺上。

附注:龟甲散(《疡科选粹》卷五)。

文献论述

1、《医方集解》:此手足少阴经药也。龟者介虫之长,阴物之至灵者也;龙者鳞虫之长,阳物之至灵者也;借二物之阴阳,以补我身之阴阳,借二物之灵气,以助我心之灵气也;远志苦泄热而辛散郁,能通肾气,上达于心,强志益智;菖蒲辛散肝而香舒脾,能开心孔而利九窍,去湿除痰;又龟能补肾,龙能镇肝,使痰火散而心肝宁,则聪明开而记忆强矣。

2、《神农本草经》:“主……小儿囟不合”。 

3、《本草纲目》:“补心、补肾、补血,皆以养阴也……观龟甲所主诸病,皆属阴虚血弱”。 

4、《本草通玄》:“大有补水制火之功,故能强筋骨,益心智……止新血”。

性状鉴别

本品背甲及腹甲由甲桥相连,背甲稍长于腹甲,与腹甲常分离。背甲呈长椭圆形拱状,长7.5~22cm,宽6~18cm;外表面棕褐色或黑褐色,脊棱3条;颈盾1 块,前窄后宽;椎盾5 块,第1椎盾长大于宽或近相等,第2~4椎盾宽大于长;肋盾两侧对称,各4 块,缘盾每侧11块,臀盾2 块。腹甲呈板片状,近长方椭圆形,长6.4~21cm,宽5.5~17cm;外表面淡黄棕色至棕黑色,盾片12块,每块常具紫褐色放射状纹理,腹盾、胸盾和股盾中缝均长,喉盾、肛盾次之,肱盾中缝最短;内表面黄白色至灰白色,有的略带血迹或残肉,除净后可见骨板9 块,呈锯齿状嵌接;前端钝圆或平截,后端具三角形缺刻,两侧残存呈翼状向斜上方弯曲的甲桥。质坚硬。气微腥,味微咸。   

理化鉴别

层分析:取本品甲醇提取液点于硅胶G薄层板上, 用正丁醇-95%乙醇一冰醋酸-水(4:1:1:2)展开, 0.3%茚三酮正丁醇液喷雾,105℃干燥5min, 以赖氨酸、精氨酸、谷氨酸、缬成分分析研究进展:略。

故事传说

由于商王几乎每事必卜,故甲骨文内容涉及商代社会的各个领域。从甲骨文中有关商代阶级和国家的资料可知,商代的奴隶和平民由众、刍、羌、仆、奚、妾等不同身份的人组成,奴隶主和贵族有先公先王和他们的配偶如高妣某、妣某、母某及子如子某、多子等,各级官吏则有臣、尹、史、犬、亚、马、射和侯、伯等;军队有师、旅等;刑罚有儨、刖、劓、伐、俢等,并设置了监狱"坟"。甲骨文中也记载了商代人殉人祭的状况,对于解决商代社会性质有直接关系。商王朝经常对外发动战争,被征服的方国对商王朝称臣纳贡,甲骨文中常见氏(致)来、入马牛羊象龟等记载。

甲骨文是龟甲、兽骨文字的简称,全称“龟甲兽骨文字”,也称“龟甲文”、“卜辞”、“占卜文字”、“契文”、“殷契”等。是青铜时代(约公元前1339-1281年)殷商刻在龟甲、兽骨、人骨上记载占卜、祭祀等活动的文字,是目前发现最早的成熟文字。十九世纪末,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小屯,史称“殷墟”。甲骨文已具备了中国书法用笔、结字、章法三个基本要素,形成了庄重、肃穆的书风,是一种最古而造极的书体。用灼烧龟甲来占卜吉凶,是商代巫师们占卜的主要方式。这一发现说明,当时中原文化已传播到合肥地区。   

龟甲占卜文:占卜时,用火灼烤龟甲时会发出噼啪之声,这种声音往往被理解为,是神在传达旨意。刻录卜辞内容时另一个重要的依据,是与龟甲之声同时出现的龟甲裂缝,在占卜者看来它充满无穷的玄妙。这种占卜方式被称为龟甲灼卜。刻录在甲骨上的字痕,行之疏密,字之结构回环照应。郭沫若曾经感叹:其契之精而字之美,令吾辈,千载后人神往。

食用方法

黄芪龟板汤

材料: 生黄芪60克、生地20克、龟板15克(先煎)、夏枯草20克、连翘15克、知母15克、黄连10克、香附15克、丹参15克、白芥子15克、玄参15克、浙贝母20克、生牡蛎30克

做法

1、上药除龟板外加水浸泡半小时,龟板加水先煎40分钟。

2、再加入浸泡药物共煎30分钟,两次煎取共留汁400毫升。

早晚餐后各服200毫升。

土茯苓龟板汤

材料:猪肝1个、猪瘦肉300g、灵芝剪3片、土茯苓2g、五指毛桃2g、龟板粉2g、食盐适量

做法

1、猪肝、猪瘦肉洗净,猪肉切小块(如果吃汤渣)、飞水去除血水;

2、以上食材和灵芝、土茯苓、五指毛桃、龟板粉放入煲中,加冷水煲。(明火煲的1-2小时。使用电压锅的大约25分钟就可以了。)

3、出锅后加适量食盐。

参考资料

1.周易“舍尔灵龟,观我朵颐”解析·凤凰网

2.如何饲养大批乌龟_饲养大批乌龟的方法·经典网

关键词:龟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