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牌茉莉花茶《致敬福建茶史的荣耀与梦想》

本片旨在呈现福建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样貌,记录福建茶的传承与变迁,致敬福建茶史的荣耀与梦想。节目不仅展示福建多样的茶品本身,同时也见证着一方茶人对茶叶的守护和闽台一衣带水的深深茶缘,描摹出一幅福建茶文化前世今生的大全景。

多种多样的闽茶文化,等你品味

9月23日首映日当天,《福建茶文化》纪录片开播暨《中华茶人》纪录片启动仪式在融侨艺术中心举办,福建省文化厅陈吉副厅长、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党组成员、副董事长叶雄彪、中国茶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危赛明、福建省图书馆郑智明馆长、福建东南卫视台长陈加伟与福建海峡卫视台长洪雷共同启动仪式。首映日当天活动不仅有福建茶叶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传家宝”主题展览,还有两岸茶人对谈等精彩环节,内容丰富,内涵饱满,全程异彩纷呈。


无论是略显久远的50、60、70、80、90年代,还是千禧年后至今的时光,一罐罐生产于建国以后各个时代的老茶陈列于市民面前,其中包括铁观音、白茶、茉莉花茶、绿茶、乌龙茶等各个品种。拂过包装盒上的斑斑锈迹,吹开盖面上的薄薄积尘,展现于大众眼前的,不仅是福建茶详尽的活历史,更是建国以来中国茶业发展历程的最鲜活的注脚。“传家宝”囊括了各个年龄层次的人生第一口茶的滋味。对于当下穿梭在钢筋水泥城中的现代人而言,富有历史气息和回忆味道的“传家宝”,无疑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惊喜。

漂洋过海的乡情——蝴蝶牌“小黄听”茉莉花茶

作为一个扬名海外的“传家宝”,“蝴蝶牌”黄听系列茉莉花茶最早发售于1950年。面世之初,“小黄听”便无意间承载了对台工作的历史使命。除了空飘到台湾的各式宣传单,福建前线还设法从厦门将生活物资海漂到金门地区。建国初当时大陆人民的生活拮据,海漂的物资却多是全国各地品质优良的特产,于是,蝴蝶牌“小黄听”茉莉花茶就和贵州茅台、西湖龙井等一同捎上了大陆人民对同胞的关怀之情,靠岸台湾岛。


“小黄听”的傲人成绩不胜枚举,并远销亚洲、大洋洲、美洲、欧洲等地的60多个国家,但它始终保持八十年代的黄色包装外貌,这不仅因为它于1987年获得华东地区包装设计大奖的荣耀,更因为这一层显眼的黄色,是属于重洋万里外华人华侨的明晃晃的乡愁。可以说,世界上有华人华侨生活的角落,几乎都有“小黄听”的身影,它陪伴着这些远离故国的游子漂洋过海,为乡愁难解的他们,安安静静地沏上一壶家乡的味道。

三件来自台湾的老古董——一味同心 两岸共茗

吕礼臻是台湾著名茶道大师,中华茶文化联合会总会长,年过花甲岁的他一直致力于在欧洲推广中华茶文化。作为《福建茶文化》节目的顾问及拍摄嘉宾,吕礼臻专程从台湾来到福建出席节目首映日活动,还特别带来自己珍藏的三件珍贵老古董。


一块奖牌、一饼红印圆茶、一包武夷岩茶。这三件不同时期的老古董正是两岸茶来茶往的最好见证。闽台一水相连,茶叶同根同源。一部台湾的茶叶史也是台湾与大陆血肉相连的故事。


两岸茶人共聚一堂,就“我的时代 我的中茶”“一味同心 两岸共茗”等主题展开对话,回顾和展望中国茶业前进的路程,交流闽台茶文化发展的历史沿革,共同探讨两岸茶文化的亲缘。一叶福建茶,其清冽或浓厚的滋味,其独特的品类和精细的制作手法,其蕴藏的自然灵性和人文精粹,正有一水相隔的台湾茶遥相呼应——茶,就是一条印证两岸同根、同源、同心的绿色纽带,温柔地将大陆与台湾连结。


《福建茶文化》即将倾情献映,致敬福建茶史的荣耀与梦想,誓约永恒的绿色承诺。